馬特魯距離克里特島不過300公里,而英軍噴火式戰機的航程卻有1000公里,這足夠他們飛到克里特島上空與德軍戰機爭奪制空權了。
“將軍的意思是突破德國人的防線?”
“是的!”蒙哥馬利點頭道:“我們必須把德國人的防線往后壓縮,至少得奪回馬特魯,這樣德國人克里特島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可是要突破德國人的防線并不是那么容易!”德甘岡擔憂的說道:“就像之前一樣,我們幾次嘗試都沒能成功!”
“但這次不一樣!”蒙哥馬利說:“德國人將大量的兵力投往克里特島布防,我們一方面可以用民兵在克里特島實施騷擾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就乘他們忙于建廠補給青黃不接的時候發起進攻。更重要的還是……”
接下來的話蒙哥馬利就沒有再往下說了。
蒙哥馬利沒有說倒并不是擔心泄露秘密,而是他所希望的事并不一定能成功。
蒙哥馬利的希望不是其它的,是坦克,美國的新型坦克。
蒙哥馬利的一個優點就是一旦定下了戰略方向,那么他就能把握住重點。
就像現在這樣,解決克里特島問題從海上和空中走都十分困難,那么就只有先解決陸上的問題,要解決陸上的問題說必須有坦克。
然而,以英國現有的坦克根本就不足以突破德國人的防線,這不僅是因為英軍訓練的問題,更因為美國坦克的性能問題……當然,美式坦克的性能與英軍的“瑪蒂爾達”坦克等比起來當然是有很大的提升,但其致命的弱點還是使其在面對德軍的“三號”坦克時屢屢受制。
所以,英軍迫切需要一種更好的、可以完全壓制德軍“三號”坦克的坦克。
如果沒有這種坦克,蒙哥馬利也不會考慮這個計劃了。但蒙哥馬利卻知道美國有,這款坦克就是“謝爾曼”坦克……此時這款坦克才剛生產出來,美國連自己都沒有裝備。
(注:史上是美國剛剛來得及裝備一個裝甲旅,就緊急為北非英軍提供一批接著生產的“謝爾曼”)
雖然蒙哥馬利不知道這款坦克能否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但是從他獲得的“謝爾曼”的數據來看,它無疑將會是德軍坦克的克星……76MM口徑的坦克炮配以76.2MM的裝甲,還有38公里的最高時速。
要知道“格蘭特將軍”式坦克的那門大口徑坦克炮只有75MM,“瑪蒂爾達”坦克的前裝甲只有78MM……也就是說美國人的這款新型坦克幾乎就是“格蘭特將軍”式的火力與“瑪蒂爾達”防御的結合,再加上相當不錯的機動能力。
蒙哥馬利知道,如果這款坦克的安全性沒有問題的話……美式坦克的安全性基本沒問題,這可以從“斯圖亞特”及“格蘭特將軍”式坦克可以看出來。
另外美式坦克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通用性強,會操作M3坦克的只要稍加熟悉就可以操作“謝爾曼”坦克,這就可以省去坦克乘員大量的培訓時間。
這樣一來,英軍裝甲師就可以橫沖直撞的撕開德軍的防線并將他們擊退!
蒙哥馬利越想越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因為此時的德國人把太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在克里特島上了,他們甚至連第90輕裝師及其坦克都沒有調往亞歷山大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