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英軍方面就從幾個方面同時著手。
一方面用潛艇偷偷的將裝備運送或是在夜里冒險用運輸機空投裝備至克里特島上的民兵手里,支持他們在島上與德軍開展游擊戰或是騷擾、破壞、爆破德軍的工廠建設。
這一點說實話的確讓德、意軍很頭疼,因為克里特島大部份地區都是山地,只有南部美沙拉平原有幾十公里的平地,這樣的地形本身就很適合游擊隊作戰……民兵隨便往山里一鉆就不見蹤影,德、意軍進山搜索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不僅不會有什么結果反而還會在不熟悉的山地中損兵折將。
另一方面,就是海、空軍瀕繁的調動迷惑德軍。
蒙哥馬利甚至在塞得港征調了數百艘的漁船并展開登陸作戰訓練,同時還從本土調了一個傘兵師來積極展開空降訓練,擺出一副要奪回克里特島的架式。
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對美國方面要求的“謝爾曼”坦克。
當然,對于這件事蒙哥馬利是無能為力只能交給丘吉爾去做了。
丘吉爾為此親自飛到華盛頓與羅斯福會面。
“總統先生!”丘吉爾對羅斯福說:“北非的情況萬分緊急,我們沒有退路了,這樣下去我們就只有被德國人趕出埃及一個可能!”
羅斯福臉色并不好看,他對英國在北非的表現很失望,甚至可以說美式裝備的名聲都被英國人打壞了。
但羅斯福卻沒有其它選擇,做為美國總統,他不能允許英國繼續這樣潰敗下去……
北非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一旦蘇伊士運河落到德國手里,那么整個地中海就成了德國人的內海了,地中海周圍的所有國家都將處在德、意軍的槍口下,同時英國與其殖民地還會被一分為二。
另一方面,羅斯福又知道美國早晚也會被拖進這場戰爭……實際上此時的美國已經可以算是參戰了,為中國、蘇聯、英國等提供裝備援助,同時又對日本停止石油、廢舊鋼鐵、橡膠等戰略物資的出口,凍結海外賬戶等。
(注:美國于1941年7月28日起對日本實施制裁,在此之前日本百分之八十的石油都來自美國)
這邊供給盟國,另一邊又制裁軸心國……所以美國其實已經不是中立的身份了,只不過軸心國暫時忌憚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沒有撕破臉罷了。
但最終,羅斯福相信美國無法躲過戰爭,就算百姓再怎么不愿意也是如此。
所以,現在幫英國其實也是在幫自己。
想到這里,羅斯福就沉著臉問:“首相閣下,我還是那句話,我怎樣才能幫你!”
“新型坦克!”丘吉爾說:“我聽說你們正在裝備一種新型坦克……我們急需這批坦克在非洲發起反攻!”
“你說的是‘M4’中型坦克?”羅斯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