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接到敵情后,第一時間是讓前線部隊放緩速度。
“注意敵人的反坦克地雷!”科林上校下令:“另外,注意第一原則,只許遠戰不許近戰!”
“上校!”參謀提醒道:“他們是步兵!”
“我知道他們是步兵!”科林上校回答:“可是你忘了嗎?德國人有新式武器,他們在克里特島輕松的擊毀過‘瑪蒂爾達’坦克!”
“可我們得到的情報是他們這款新式武器只能打三十米!”參謀說。
“不管怎樣,搞清楚情況再說!”科林上校下令:“我們擁有火力優勢,而且不急著獲取勝利,為什么不呢?”
這也是科林上校雖然屢戰屢敗但蒙哥馬利還繼續任用他做第七裝甲旅旅長的原因之一,他這種小心謹慎的作風很合蒙哥馬利的胃口。
但從前線傳來的消息卻很快就讓科林上校為難了。
“上校!”通訊員報告:“如果不靠近敵人防線的話,我們的坦克就會處于山丘的斜面上,處于反斜面危險狀態!”
所謂的“反斜面危險狀態”,是裝甲部隊的一種術語。
簡單的說,坦克在正斜面的時候會因為爬坡炮管高高仰起,如果坡度超過一定角度就會使坦克因為俯角的原因怎么也打不到位于山頂陣地的敵人,這是“正斜面危險狀態”。
反之,如果坦克在反斜面上,也就是下坡,這時因為炮管沿著斜面低伸,如果坡度超過一定角度,坦克就會因為仰角的問題怎么也打不著敵人,這也就是“反斜面危險狀態”。
理論上來說,“反斜面危險狀態”會比“正斜面危險狀態”更危險,原因是“反斜面危險狀態”還有可能將薄弱的頂部裝甲爆露在敵人面前……如果有反坦克炮在對面較高的位置上朝這一轟,坦克就完了。
“敵人防線離斜面多遠?”科林上校問。
“一百米!”通訊員回答。
科林上校點了點頭,至少這還在德國人新式反坦克裝備的射程之外。
于是科林上校當即下令道:“命令坦克繼續前進,進至山腳后停車射擊!”
“是,上校!”通訊員馬上就把科林上校的命令傳達了出去。
參謀對科林上校的這個命令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他覺得科林上校這是過份小心了,昨晚的戰斗已經證明德軍沒有能擋得住“謝爾曼”的裝備,就算是裝甲團也不行,何況還是一個步兵團!
而科林上校的想法與參謀卻完全相反,因為他認為……德軍之所以一反常態的在高地后方構筑陣地,而且還敢于以一個步兵團擋在一個裝甲旅前,很可能是因為這個步兵團有所依仗,而他們所依仗的,或許就是那個傳說的“新式反坦克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