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坦克一開打,強大的火力就壓得德軍抬不起頭來,坦克炮、航向機槍、同軸機槍……霎時德軍防線上就到處都是子彈和炮彈。
“謝爾曼”一出手果然就不同凡響。
史上的英軍正是因為得到了四百輛“謝爾曼”于是在阿拉曼轉入反攻只一戰就擊毀了德軍兩百輛坦克。
而在此之前,德軍坦克與英軍坦克的戰損比一直都是1:4,也就是英軍平均每擊毀一輛德軍坦克就要付出四輛坦克的代價,即便是裝備有美式“斯圖亞特”及“格蘭特將軍”式坦克也不例外。
從此之后,隆美爾的非洲軍就一厥不振,直至被徹底趕出了非洲。
此時,如果火箭筒無法對付“謝爾曼”坦克的話,這一幕同樣會在亞歷山大防線上演,甚至可能會更慘,因為此時非洲軍團手里的坦克只有一百輛,還有一個第90輕裝師甚至還在克里特島。
但秦川知道自己很快就會知道結果了。
德軍士兵們還在等著,他們在等著英軍步兵跟上來,這樣才能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或是讓他們“嘗嘗歷害”,又或者是“為第十五裝甲師的戰友報仇”……
不管是為了什么,德軍士兵就是希望能給英軍以最大的殺傷。
果然,不一會兒大批的英軍步兵就從山丘上沖了下來……由于前方有數十輛坦克火力壓制德軍,他們的沖得十分輕松,僅有少數幾個倒在德軍50MM迫擊炮的炮彈下。
“把他們殺光!”約翰上校興奮得大叫,他以為仗打到現在大局已定了,就等著英軍士兵往前頭排雷然后坦克緩緩前推這場戰斗就該結束了。
如果按以前的戰場思維那的確是這樣,坦克在戰場上最怕的就是與步兵分離,它雖然有強大的火力和防御,但對外感知能力卻很弱,再加上前面的路上還很有可能會有反坦克地雷,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被敵人步兵從死角靠近并炸毀。
但像現在這樣,英軍的坦克與步兵再次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而且英軍在山丘上還占據了有利地形并配合著坦克完全將德軍壓制住,那么勝利就在眼前了。
但就在這時,防線后方卻的單兵掩體里卻冒出一個個偽裝得很好的德軍士兵,他們手里舉著一個英軍士兵不認識的怪東西然后瞄準了英軍坦克……
這些怪東西當然就是“火箭筒”,德軍火箭筒射手們等的就是這一刻,原則上來說,前方德軍那道防線不過就是用來吸引英軍及其坦克火力的。
德軍做得很成功,所有坦克的及英軍掩護單位的子彈和炮彈都往德軍防線猛砸,這使德軍火箭筒射手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十分安全……其實這時間并不短暫,因為坦克的感知力很低,而且防線前還炸出了一道煙霧,坦克基本沒發現防線后的火箭筒當然也就無法及時轉移火力。
接著,隨著一片“啾啾”的尖嘯,首批五十幾枚火箭彈就帶著一道長長的尾巴朝英軍坦克飛去……
“轟轟”一陣亂響之后,至少有二十輛坦克當場被擊毀。
之所以說“至少”,是因為有些坦克很難知道是否被擊毀了,正如之前所說的,并不是所有被擊毀的坦克都會冒煙、冒火或是爆炸。
事實上,這其中只有三輛坦克被引爆了內部的彈藥炸了開來,但這已足以把英軍嚇一大跳了……而此時英軍坦克乘員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許多坦克乘員依舊激動亢奮的用機槍和坦克炮對著德軍戰壕猛打猛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