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蒙哥馬利和艾森豪威爾正忙得焦頭爛額。
此時讓他們忙活的倒不是對非洲軍團的戰爭,而是來自非洲各國包括希臘要求獨立的呼聲和抵抗。
當然,蒙哥馬利還會祭出之前的法寶:“只要你們幫助盟軍打敗德國,英國就會支持你們獨立!”
但這一招說實話已經不太管用了。
首先是因為德國人搶先一步這么說了,不但說了德國人還切身實地的這么做了。
于是各國國家對英軍喊話的反應就是:“德國人已經給了我們自由,英國人才是侵略者,我們為什么要打敗給我們自己的國家取悅侵略者才能爭取獨立?”
“獨立和自由從來都不需要英國人給予,也不應該有附加條件,我們本來就應該擁有對自己國家的決定權!”
……
這其中尤其是希臘和埃及的反應最為強烈。
希臘,英國人在那支持喬治二世這個獨裁國王的面目已經暴露,所有希臘人都知道幫助英國人的結果會是什么,于是當然不會再相信英國人說的話。
埃及,英國實際上是在1922年承認埃及獨立,但那只是表面承認,英國仍然保留對埃及的國防、外交等權力,埃及政府不過是英國的傀儡政權。
所以……英國人的口頭承諾又能用什么用?這個“獨立”不還是像以前一樣的“獨立”嗎?
希臘和埃及的事例當然就會影響到利比亞,于是利比亞人也不愿意相信英國人的鬼話……這也是現代非洲一直都不待見歐美等國的原因,它們在非洲就沒干什么好事,比如英國的殖民,法國的出爾反爾以及血腥屠殺等。
蒙哥馬利將這些事丟給了德甘岡,并美名其曰……一名將軍是不會被瑣事纏身的。
從這方面來說,蒙哥馬利根本就沒看出此時德軍更重要的戰略完全不是與英軍正面的戰斗,恰恰就是那些被蒙哥馬利認為不是很重要的“瑣事”。
這些表面看起來的確是“瑣事”,但時間一長而且沒有正確應對,那么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個泥潭。
如果蒙哥馬利夠明智的話,就該像德軍在埃及和利比亞做的一樣,耕種、鼓勵生產并幫助百姓灌溉。
因為大多數百姓都不認什么國家、獨立、自由這些大道理,他們只知道誰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德國人來了,給他們食物和穩定。
英國人來了,帶給他們了除了戰亂外就是各種混亂……英、美專注于追擊并打敗非洲軍團,根本就不會考慮幫助百姓和維護治安的問題,甚至還有許多士兵乘著這時候從百姓手里搶手財物,這其中尤其是剛走上戰場的美國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