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機群黑壓壓的朝艦隊掩來,有戰斗機也有轟炸機,但主要是轟炸機,畢竟戰斗機主要是用于空戰并為轟炸機護航的,對軍艦沒有多大的破壞力。
這機群至少有五十余架……不過秦川知道這只是第一波,飛機這玩意是要在跑道上一架架起飛然后在空中集結的,為了不至于有些飛機在空中等太久消耗過多的燃料,陸基起飛的一般五十架一個批次,航母起飛的則需看情況,像美國、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一批次出動三十架,那都是在航母較為先進且調度合理的情況下才能做到的,此時英國的“鷹”號航母甚至只能搭載21架艦載機。
“嗚……”刺耳的防空警報很快就響了起來,但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時本應該馬上開火的德軍艦卻顯得十分安靜。
這說明之前定下的方案和演習起作用了。
因為情況正如之前秦川分析的那樣,英軍機群是從高空接近艦隊……這個高度在130MM副炮的射程之外,開炮基本無法命中,何況德海軍所使用的“近炸引信炮彈”成本較高,浪費炮彈是沒有必要的。
德海軍就乘著這個時間進行調整,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互相間隔兩公里左右并排前進。
并排前進是必須的。
“并排”是為了更能發揮火力,軍艦用側面對著友軍的上空,就意味著艦首、艦尾的炮火能同時發揮作用。
“前進”,則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能做規避動作……靜止不動會是敵人戰機很好的靶子。
接著,英軍機群乘著追逐艦群的時機就降低高度朝艦群俯沖下來。
“先生們!”雷德爾對秦川等人說道:“我想你們該回艙里了!”
這話應該是主要對達爾朗說的,雷德爾讓他上艦主要是為了能向他炫耀,如果達爾朗有個三長兩短,雷德爾的心思也就白費了。
“不!”達爾朗回答:“元帥,這是我的軍艦,我希望看看它們會有怎樣的戰斗力!”
雷德爾愣了下,然后就點了點頭,接著朝兩名警衛揚了下頭,兩名警衛會意,一左一右的站在達爾朗身邊……這當然不是擔心達爾朗逃跑,軍艦上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想逃都沒地方逃。
雷德爾這是擔心達爾朗受傷或是借機自殺什么的,但這些擔心顯然是多余的,因為此時的達爾朗比任何人都想知道法**艦的性能。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理,他不希望德軍能贏,但又希望軍艦能贏,同時又希望軍艦被炸沉……總之就是一種五味雜陳。
指揮這批英軍機群的進攻的安格斯上校,他對著話筒下令道:“A組,是你們表演的時候了,注意利用炮火死角!”
“收到,上校!”
A組是輕型轟炸機,主要由“蚊式”轟炸機和“布倫海姆”式轟炸機組成……一般情況下這兩款轟炸機是不會編在一起執行任務的,原因是“蚊式”轟炸機的速度要比“布倫海姆”式快得多。
由此可知,英國人為了這次進攻可以說是把所有能搬上戰場的東西都派出來了。
輕型轟炸機的特點就是比較靈活能夠迅速降低高度朝目標實施攻擊,于是在一陣馬達的呼嘯聲中,二十架輕轟就從天而降。
“元帥!”參謀報告:“敵機已經進入炮火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