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一側,另六架“劍魚”攻擊機排著隊形竄入德軍的防空死角……這六架劍魚攻擊機的角度十分刁鉆,它們出現的位置恰好是“黎塞留”號與“斯特拉斯堡”號的另一邊,這樣一來,“敦刻爾克”號的艦體就成為那六架“劍魚”攻擊機最好的掩護,另兩艘戰列艦甚至都看不到這六架低空飛行的“劍魚”。
秦川暗道一聲,這下“敦刻爾克”號要完蛋了……已經被魚雷命中航速減緩而且還微朝一面傾斜的它根本就無法躲避這六架“劍魚”發射的魚雷。
然而,就在這時,一架戰機的黑影從天降,接著隨著一陣機槍的轟鳴聲,那六架“劍魚”就像是被暴雨打濕的風箏似的往下一沉……由于是超低空飛行,其中有兩架直接就撞到了海面在翻滾中碎成了幾塊,三架歪歪扭扭的堅持了一會兒但最終還是一頭栽倒在海里,最后一架尾部冒著黑煙,它在墜毀前的那一刻將攜帶的魚雷發射到了水里。
秦川看到那道白色的水線直奔軍艦而來,正對著軍艦的指揮部……這枚魚雷要是爆開,只怕震也能將指揮部里的人震死。
就在這時,那架德軍戰機奇跡般的在空中來了個漂亮的翻滾,接著再次俯沖下來打出一梭子彈……“嘩嘩嘩”子彈在海水里掀出兩道水花直逼那道白色的水線,接著就是“轟”的一聲,魚雷在擊中軍艦前爆炸了,它掀起的海水甚至都飛濺到指揮部里。
“馬爾塞尤!”秦川聽到甲板上的海軍士兵們歡呼起來。
秦川這時才注意到那架德軍戰機的側翼畫著個黃色的“14”……這是馬爾塞尤的飛機,沒想到這家伙進步如此神速。
但秦川沒有時間感慨,因為這時已有人大喊:“敵人艦隊!”
舉起望遠鏡往東面一看,果然就有一大群的軍艦出現在視線內……英軍艦隊這是希望趕在空中力量轟炸德艦隊時趕來投入戰斗,但顯然他們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因為這時的英軍戰機已經在德海軍和空軍的合力打擊下所剩無幾了。
英軍同樣擁有三艘戰列艦,分別是“厭戰號”、“君權號”和“馬里亞號”。
其中“厭戰號”是旗艦,與“君權號”分屬B組艦隊,“馬里亞號”原屬C組艦隊與“鷹號”航母一起擔任后衛任務,但托維中將在得知德軍三艘戰列艦都安然無恙后,擔心英艦隊吃虧于是趕忙讓“馬里亞號”前來增援。
這三艘戰列艦在火力和防護上其實都超過德軍的“敦刻爾克”級法國戰列艦,與“黎塞留”級戰列艦相當。(注:厭戰號主炮381MM,而“敦刻爾克”級戰列艦主炮為330MM)。
問題就在于英軍的這些戰列艦都是一戰時的產物,雖然他們的火炮都進行了現代化改裝,但發動機之類的大型部件是無法更換的,于是其航速只能勉強達到21節,與“敦刻爾克”的27節及“黎塞留”的30節相去甚遠。
眾所周知,速度對于軍艦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軍艦對軍艦的戰斗中,速度快往往就意味著能更靈活的躲避敵方打來的炮彈和魚雷,而且還可以輕松的搶占有利位置全面發揮已方軍艦的火力。
更重要還是英軍戰列艦沒有像法**艦一樣進行多重復合防護,所以其表面防護數據雖然比法**艦強,但其實抗沉性和抗打擊性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優秀……旗艦“厭戰號”在戰斗中就屢屢受創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