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萊因上校回到指揮部就馬上把整件事詳細的向隆美爾匯報,這其中尤其是有關達爾朗的合作建議。
隆美爾同樣也對達爾朗的建議很感興趣,于是他在第一時間就發電報請示希特勒。
“尊敬的元首!”隆美爾建議道:“在阿爾及爾建立一個以達爾朗為中心的政府,這一方面可以安撫所有位于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讓他們相信自己安全的。另一方面,還會使我們得到更多法國人的幫助,我們甚至可以用法國人組建起一支軍隊……這個模式甚至還有可能擴展到法國。”
希特勒在看到這個電報時不由猶豫了下,然后問:“你確定能控制得住這支法國部隊嗎?”
希特勒是擔心訓練這樣一支法國部隊后,有朝一日他們會反過來對付德軍。
“他們的家人都在阿爾及利亞!”隆美爾回答:“這是最好的保證!”
希特勒沒有多想,很快就答應了,畢竟現在的德國什么都缺。
所以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秦川周旋,為了表示對達爾朗的重視,希特勒親自致電給達爾朗祝賀他成為阿爾及利亞民政和軍事最高指揮官。
這很具有諷刺意味,因為史上的達爾朗也差不多就是在這時候被任命為阿爾及利亞民政和軍事最高指揮官,只不過任命他的是丘吉爾和羅斯福。
為此達爾朗還宴請了在阿爾及利亞的德軍軍官……表面功夫是由達爾朗來做,但其實費用卻是德軍的,達爾朗一點都不心疼。
斯萊因上校和秦川當然也在其中。
雷德爾在見到斯萊因上校時就苦笑了幾聲,說道:“上校,我想……你們和達爾朗是在軍艦上就達成了協議吧!”
雷德爾元帥這是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抓住這個契機……如果不是隆美爾而是他控制了達爾朗政府,那不說能在北非翻云覆雨,至少也能在希特勒面前表現一回同時也對隆美爾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但是現在……
其實這不也不能怪別人,雷德爾元帥沒有看到達爾朗的價值,在他把達爾朗請上軍艦作為笑料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失去了這個機會。
“元帥,將軍,上校!”達爾朗舉杯向軍官們敬酒,軍官們也紛紛向達爾朗表示祝賀。
“知道嗎?”達爾朗苦笑了下:“我認為這并不值得祝賀,因為我在成為最高指揮官時,我就成了眾矢之的,現在至少有四種力量在圖謀刺殺我!”
秦川明白達爾朗說的話。
英國人不會希望看到阿爾及爾政府的成立,因為它會成為英國支持下的戴高樂政權的競爭者……此時的戴高樂政權的名聲其實也不會比阿爾及爾政府好到哪里去,原因是在“弩炮計劃”后英國實際上是法國的敵人,甚至相比起德國,法國痛恨英國還更多一些。
因為德國本來就是英國的敵人,而德國卻還能在戰勝的情況下與法國達成某種協議,這對法國人來說已經算是仁慈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而英國卻是法國的盟友,這個盟友在法國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不但沒有助法國一臂之力反而還落井下石……這使大多數法國人都無法接受,于是戴高樂政府在許多法國人眼里同樣也是背叛國家的傀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