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其它時候,他又會對隆美爾擺事實、講道理對比數據,甚至希望隆美爾能以“鋼鐵般的意志”擊敗敵人。
但是,在知道北非有石油后,在確定盟軍的目標是西西里島后,他再也不敢輕易說這些話了。
過了一會兒,希特勒就說道:“我可以從法國調三個裝甲師和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從德國調三個步兵師!另外再加上北非的第36機械化步兵師和意大利‘閃電師’!”
隆美爾很勉強的點了點頭,因為這其中有兩個師是屬于非洲軍團的,所以實際上希特勒的增援部隊只有七個師。
但隆美爾也知道現在東線戰局吃緊,另一方面法國也傳來盟軍要登陸的風聲,所以能有七個師增援已經不容易了。
頓了下,隆美爾就指著地圖說道:“西西里島大致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角為大型港口,分別是墨西拿港、巴勒莫港和錫拉庫薩港,全島共有十個中小型機場。我認為……盟軍必然會從錫拉庫薩港兩面進攻!”
希特勒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這一點很明顯。
首先,進攻島嶼首先是進攻港口和機場,因為只有它們才能迅速且批量的運下戰略物資的兵力,這其中尤其是大型港口,其不但可以讓大型運輸船靠岸迅速帶來大批的兵力和補給,還可以卸下大型裝備比如坦克、汽車等,這是機場無法做到的。
所以,盟軍如果想發起一場多達二十萬人的進攻,則必然需要占領一個大型港口,否則就算把二十萬人投入西西里島,都無法提供足夠的補給和彈藥供其作戰。
其次,西西里島的三個大型港口中:
巴勒莫港位于突尼斯海峽的另一頭,英軍如果要進攻的話,就必須穿過突尼斯海峽,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墨西拿港在墨西拿海峽內,如果要進攻這個港口的話就必須得進入狹窄的墨西拿海峽,這不但不現實還會遭到海峽兩側意大利軍隊的兩面夾攻……墨西拿海峽最窄處只有3.2公里,意大利軍隊雖然戰斗力一地雞毛,但開炮封鎖海峽還是能做得到。
于是,英軍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靠近馬耳它島方向的錫拉庫薩港。
而且,英軍為了能夠展開兵力,還會以錫拉庫薩港為原點的兩條邊實施登陸,這樣一方面可以在攻下錫拉庫薩港后就將其做為補給基地,另一方面也不至于部隊擁擠成一團無法發揮戰斗力。
“我打算在沿岸構筑工事布置火力阻止盟軍登陸!”隆美爾說:“也就是以錫拉庫薩港為重心,派駐一個步兵師防守,一旦無法防守就炸毀港口設備。兩翼各安排兩個步兵師與意大利軍隊沿海岸線筑防……在防線后布置一個裝甲師協防,兩個機械化步兵師負責保護島上機場并清剿敵人的空降部隊,一個裝甲師和空降師做為預備隊!”
這是隆美爾慣用的防御戰術……前線用步兵構筑防線,二線用裝甲師機動防御。
但是,秦川卻知道這么做在西西里島上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