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英國將軍,一名被英國人稱作是“軍事天才”的蒙哥馬利,他又怎么會讓一名剛走上戰場的美國將軍巴頓就搶走了風頭,這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榮譽,還關系到兩個國家的自尊心。
“先生們!”蒙哥馬利說:“我在這次大戰中曾親眼目睹過太多的錯誤和太多的悲劇,假如我們在西西里島方面再遭到一次類似的悲劇性的打擊,則其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必須弄清楚的是:戰爭并不像你們想像的那么簡單,敵人的反抗非常頑強,這將會一場艱苦卓絕的斗,我們必須要準備一場真刀真槍的廝殺,不要不切實際的妄想能輕輕松松的就取得勝利……這樣的勝利只存在于藝術家的小說中!”
頓了下,蒙哥馬利又說道:“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們必將遭受慘敗。所以,我絕不會同意從墨西拿登陸,那無異于用我們最優秀的戰士的生命去冒險,用他們家人的幸福為賭注。我已經統率這個集團軍在非洲轉戰了3000多公里,獲得了輝煌的勝利。我曾向他們承諾過,今后不會再遭到任何挫折與失敗,在殺向西西里之前,我還將遍訪麾下各師,我要親口告訴士兵們,我對這次出征具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他們一定會取得勝利!”
“但是!”最后蒙哥馬利下了結論:“我在這個計劃里看不到這一點,我只看到了一場賭搏!”
這些話贏得了一片掌聲,巴頓只氣得臉色發白卻又不知道如何應對……不善言辭的巴頓在這方面哪里是蒙哥馬利的對手,蒙哥馬利很成功的把自己的私心包裝在對士兵的關懷、對生命的熱愛這樣人道主義下,從一開始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說話,這不但否定了巴頓的計劃,還順帶的把巴頓貶為不關心士兵生命、把戰爭看得太簡單、沒有戰斗經驗、只會拿士兵冒險的一個賭徒形像。
事實證明其實巴頓的計劃是完全可行的,因為德、意軍布署在墨西拿港的意大利軍隊乃至整個西西里島的意大利軍隊都不像蒙哥馬利形容的那樣“反抗頑強”、“艱苦卓絕”。
相反,這些意大利軍隊大多數是意大利從西西里島強征的民兵,意大利將其稱之為“海防軍”,意思是防衛意大利海岸線的軍隊。
這些“海防軍”根本就沒有什么戰斗力,同時也沒有作戰的士氣,他們中相當一部份人甚至把盟軍當作解放者而不是敵人。
也就是說,巴頓將軍的猜測才是正確的。
如果按巴頓將軍的計劃進攻,墨西拿港被拿下,與意大利聯系被切斷,西西里島上的守軍很快就會投降并結束這場戰役。
然而,盟軍最終采用了蒙哥馬利的計劃,于是德軍就可以通過墨西拿海峽往西西里增兵并在埃特納火山一帶構筑一條防線死死擋住了盟軍,在一個多月后,德、意軍十萬部隊及十萬車輛成功的從西西里島撤回意大利……這在盟軍擁有絕對海空優勢的情況下簡直是個奇跡。
對德、意軍來說是個奇跡,對盟軍來說自然是個敗筆……成功的實施“肉餡計劃”欺騙了敵人,并且擁有兵力、裝備上的絕對優勢,但最終卻打成了一場爛仗。
這場爛仗,就是因為蒙哥馬利的作戰計劃……
既然否定了巴頓的作戰計劃,那就得提出自己的作戰計劃。
蒙哥馬利在會議上說道:“以我的戰斗經驗,我認為我們在這次戰役中要遵循三點原則:
第一:西西里的攻略要依靠地面的有效作戰、有效占領。
第二:這些地面部隊必須要依靠海軍的運輸用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