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斯托波爾聚集了許多蘇軍高級官員,除了黑海艦隊的軍官外還有高加索方面軍也就是位于刻赤半島的四個集團軍的主要指揮官……這是由于他們認為要塞很難被德國人突破,而塞瓦斯托波爾又是不凍深水港交通方便,所以塞瓦斯托波爾是個很好的指揮整場戰役的地方。
如果在其它場合,身為海軍司令奧克佳布里斯基是不能違抗政委命令,也就是無法將這些軍官撤出的。
但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有些不同,原因是海軍人民委員兼蘇聯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元帥幾個月前就命令奧克佳布里斯基撤至高加索,但奧克佳布里斯基拒絕了這一命令主動留在了塞瓦斯托波爾指揮作戰。
斯大林認為這已足以證明奧克佳布里斯基不是一個懦弱的人,他之所以提出撤退是因為塞瓦斯托波爾無法固守希望能保存高級指揮官。
其實這的確是事實。
蘇軍在塞瓦斯托波爾的總共有兩道防線四個防區。
第一道防線是由第二、第三、第四防區組成一個半圈駐守在要塞上阻擋德軍。
第二道防線是第一防區在塞瓦斯托波爾外構筑一道野戰工事做最后的緩沖。
但是現在……
為了增援電站,奧克佳布里斯基都已經把第一防區的部隊調了回去,也就是第二道防線已經名存實亡。
這么做或許能解電站被進攻的燃眉之急,但萬一電站救不回來,那么德軍就可以長驅直入打到塞瓦斯托波爾俘虜在那里的所有高級軍官。
于是,斯大林就特批同意了奧克佳布里斯基的撤退請求,畢竟此時的蘇聯急需有經驗、有能力的高級指揮官,這是任何裝備和財富都換不回來的。
有了斯大林的命令,阿納托利政委當然無法阻止。
當晚撤退程序就在暗中進行,一架道格拉斯運輸機在塞瓦斯托波爾降落,然后將奧克佳布里斯基等第一批十余名高級指揮官撤往高加索。
這個行動之所以要暗中進行,是因為他們擔心消息泄露后會影響駐守要塞的蘇軍士兵的士氣使他們放棄抵抗。
但誰都知道這無法隱瞞多長時間,畢竟塞瓦斯托波爾要因此失去統一指揮。
蘇軍第388師此時還不知道這些情況,師長伊戈爾帶著部隊匆匆趕到電站時發現德軍已經攻進了電站并在高地上構筑工事。
伊戈爾少將沒有多想,馬上就命令部隊包圍了高地并對敵人發起進攻。
蘇軍第388師是獨立濱海集團軍中戰斗力最強的王牌師,其作用有些類似現代的海軍陸戰隊,也就是隸屬于海軍擔任登陸作戰的一個兵種。它可不是普通意義的海軍或是水兵,事實上,這支部隊的士兵大多都是從陸軍里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中挑選再進行登陸作戰訓練的部隊,不僅素質好而且裝備精良……這也是奧克佳布里斯基會把他們布置在最后一道防線并拉回來增援電站的原因。
“動作快!”伊戈爾少將大聲命令:“我們必須在他們徹底攻占電站前阻止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