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赫利斯到達刻赤半島后果然“不負眾望”。
他一上任“檢查工作”就干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正在構筑工事的蘇軍士兵停止手上的工作。
這讓人有些無法想像,因為刻赤半島是一個18公里寬75公里縱深的條狀區域,蘇軍共有347輛坦克、3577門大炮、400架飛機以及259622名士兵擠在這里,他們應該利用這些兵力和資源在前方建立一道又一道防線使德軍寸步難行,而赫梅利斯居然下令停止構筑工事。
為此,克里木方面軍參謀長托爾布欣就找到了赫梅利斯憤怒的說道:“您不能這樣做,赫梅利斯同志,這會讓我們的軍隊陷于危險之中,如果敵人的坦克對我們發起進攻的話,我們將沒有任何反應時間!”
“不用擔心這個,托爾布欣同志!”赫梅利斯看著地圖顯得信心十足,雖然他幾乎就看不懂地圖:“就像我所說的,構筑工事是種懦弱的行為,我們要的是進攻,明白嗎?進攻!如果我們在敵人發起進攻前就把他們打垮,他們就不會有攻進我們陣地的機會了。所以,如果要構筑工事的話,就把它們建到敵人的陣地上去!”
“可是構筑工事與進攻并不沖突,赫梅利斯同志!”托爾布欣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們可以在完備工事的基礎上發起進攻,這樣即便進攻失利我們也會有可以撤退和駐守的地方!”
“我說過了,托爾布欣同志!”赫梅利斯憤怒的抬起了頭望向托爾布欣:“我們的任務是進攻,而且絕不會失敗,所以……為什么不讓士兵們省下點力氣用在進攻上呢?”
托爾布欣意識到自己沒法說服赫梅利斯,于是只能無奈的回答道:“是,赫梅利斯同志,我服從命令!”
“你可以走了!”赫梅利斯說。
赫梅利斯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撤銷了托爾布欣參謀長的職務,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助手也就是另一名政治代表韋內奇少將。
這可以說是一個昏招也可以說是一個神來之筆。
說它是昏招,是因為這個托爾布欣少將參謀長是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天才,僅僅因為不認同赫梅利斯的做法就被撤職了……他或許是克里木方面軍最杰出的指揮員。
說它是個神來之筆,是因為托爾布欣少將被撤職后不久就調任斯大林格勒軍區副司令,接著又任斯大林格勒軍區第57集團軍司令,他指揮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注:1944年成為蘇聯元帥)
在蘇聯緊鑼密鼓的做進攻準備的同時,德軍也在做著進攻準備。
這里指的不只是曼施泰因的第11集團軍,而是整個南方集團軍……他們就等著曼施泰因把蘇聯人趕出刻赤半島或者取得決定性勝利將空軍從克里木方向解放出來就全面進攻了。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斯大林選擇在這時候搶先發起反攻還是正確的,尤其是蘇軍因為補給線短、兵力充足的原因,他們在莫斯科保衛戰之后補充進了更多的兵力和資源,原則上是可以發起反攻的。
問題就在于斯大林不了解自己部隊……如果是蘇軍是像隆美爾的非洲軍團那樣訓練有素那就沒有問題,畢竟攻大于守,進攻一方會有更多的戰略及戰術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