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蘇聯軍隊大多缺乏訓練也缺乏通訊裝備無法協同。這樣的部隊如果是用于防御還好,畢竟他們有保家衛國的勇氣和精神,一條戰壕讓他們呆著,他們就很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消滅一切企圖通過戰壕的敵人。
如果用于進攻……他們會像是一盤散沙一樣彼此不知道配合,胡亂朝敵人防線猛沖猛打,這么打不但無法給敵人防線造成沖擊反會給自己帶來慘重的傷亡消耗自己的資源和有生力量。
所以,斯大林格勒戰役其實不是德軍主動發動的,而是斯大林發動的。
事實上還可以這么說,只要斯大林明白自己的軍隊在什么層次上,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守勢而不是反攻,德軍根本就沒有實力打到斯大林格勒。
然而,斯大林卻以自己的想像及紙面上的數據想當然的以為蘇軍比德軍強大然后輕率的發起進攻,這就將蘇軍在這段時間努力積儲起來的超過德軍的資源和力量消耗殆盡,結果讓德軍一個反擊就勢如破竹。
當然,這些都不是德軍需要考慮的,事實上這對德軍有利。
會議上,曼施泰因和軍官們正對著地圖討論著進攻刻赤半島的計劃,秦川則思考著自己的問題:
這情況如果說有利其實也不利。
有利的一面就是德軍能在防御中消滅大量的蘇軍轉而再次在戰略上占據主動。
不利,則是因為接下來德軍進攻的兩個方向也就是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都以失敗告終,這會給德軍以致命的打擊,最終使德軍在整個戰略中處于被動的地位。
總而言之,德軍之所以會在這次戰役中以慘敗告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過于輕敵以為蘇軍不過是群烏合之眾,或者也可以說是希特勒胃口太大了,以一個南方集團軍群同時進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只要稍有些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以一個軍事單位實現多個戰略目標是大忌。
希特勒顯然也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才會將南方集團軍群分成A、B兩個集團軍群分別進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然而這么做僅僅只是指揮上獨立而已,兵力和補給卻沒有實質的改變,最終使南方集團軍群潰敗。
讓秦川苦惱的是,現在的德軍似乎正在朝這條路上走。
該怎么阻止這次失敗再次發生呢?
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回擺在自己面前是兩場戰役:高加索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而且兩場戰役幾乎是同時陷入潰敗。(注:高加索戰役雖然是1943年10月結束,但蘇軍是在1943年1月轉入反攻,同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