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近衛步兵第23師按兵不動,秦川馬上就意識到是遇到高手了。
近衛步兵第23師毫無疑問是一支戰斗力較強的部隊,再加上它還配有兩個坦克營,實力不可小覷。
原本秦川是想做出一副包圍近衛步兵第23師的姿態誘使它前來進攻或是其它蘇軍來增援索廖內,而德軍卻可以矛頭一轉就揮師直奔高加索山脈。
誰想他們卻按兵不動。
而且不只是近衛步兵第23師不動,整個北高加索方面軍都不動。
布瓊尼很清楚德軍的目標是高加索山脈而不是近衛步兵第23師,所以他是不會為了近衛步兵第23師而抽空高加索的防御的,尤其是高加索一帶的防御因為之前刻赤半島的失敗以及頓河一帶的布防兵力已經十分空虛了。
但布瓊尼知道并不代表秋列涅夫大將知道。
高加索地區被一道由西向東的高加索山脈一分為二,山脈以北的地區稱為北高加索,山脈以南的地區被稱作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
蘇軍在這里布署了兩個方面軍,一個是北高加索方面軍另一個是外高加索方面軍。
其中北高加索方面軍實力兵力較為充足,有三個集團軍、一個空軍集團軍及方面軍直屬部隊。只不過這三個集團軍中的兩個集團軍在刻赤半島被俘了,此時只剩下一個步兵集團軍一個空軍集團軍和直屬部隊。
外高加索方面軍實力較弱,由兩個集團軍及方面軍直屬部隊組成,其中的第44集團軍在刻赤半島戰役中被俘,只剩下第43集團軍及方面軍直屬部隊。
從總體的兵力和態勢來看,蘇軍都占據著優勢。
蘇軍外高加索、北高加索兵力加起來至少還有三個集團軍的兵力,而德軍就只有兩個師,還集中在中心地帶索廖內……如果蘇軍集中兵力進攻,很有可能會將德軍在索廖內團團圍住使其無法動彈。
秋列涅夫大將就看準了這一點,他馬上就發電報給布瓊尼:“布瓊尼同志,德國人駐守在索廖內圍困近衛步兵第23師,我們難道就這樣坐視不理嗎?如果我們不增援的話,他們會像刻赤戰役被包圍的幾個集團軍一樣最后不得不選擇投降!”
布瓊尼的回電很簡單:“德國人的目標是高加索!”
“我知道他們的目標是高加索!”秋列涅夫回電:“可是他們在進攻高加索前為什么不能選擇先消滅近衛第23師呢?”
布瓊尼這一回干脆就不回電了,或者也可以說他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其實布瓊尼很聰明,因為如果德軍進攻近衛第23師的話,那么就會損失進攻高加索的時間,尤其是近衛第23師還駐守在原地不動,一旦德軍進攻近衛第23師……蘇軍就可以利用塔曼半島的特殊地形在狹窄地帶封鎖住德軍。
所以,只要近衛第23師按兵不動,德軍是不可能進攻近衛第23師的,除非德軍放棄進攻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