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公里的路程,德軍的先頭部隊用了三個多小時也就是十二點才趕到。
之所以這么慢是因為坦克在夜里行軍十分困難,尤其編入部隊行軍的還是蘇、英、美、德、捷克這么多國家的混搭坦克,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燴。
這種不統一的裝備使德軍看起來有些像烏合之眾,但看起來是一回事,真打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坦克雖然十分混亂,但駕駛坦克的卻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反而是蘇軍的部隊,即便是被稱作山地師的精銳部隊也是沒有戰斗經驗的兵。
“蘇聯人把防線設在城外三公里處!”曼施泰因指著偵察部隊送來的地圖說道:“防線從黑海一直到高加索山脈,五公里長,一公里縱深,騎兵師安排在最后!”
“具體兵力布署是怎么樣的?”斯萊因上校問了聲。
“我們不知道!”曼施泰因回答。
接著他又補了一句:“因為蘇聯人自己也不知道!”
開始軍官們還不明白曼施泰因說的這句話,經過解釋后才知道……原來德偵察兵抓了幾個俘虜想從他們嘴里問出情報,可是得的卻是一片混亂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報。
德偵察兵不甘心,又抓了幾個俘虜還是這種情況。
后來偵察兵們才明白這并不是蘇軍俘虜欺騙他們,而是蘇軍士兵自己都不確定自己的部隊負責駐守哪個位置……蘇軍的命令下達是比較草率的,他們通常是以口頭指示的方式解決矛盾,根本就沒有為部隊下達詳細的書面計劃書和時間表,這直接造成蘇軍在新羅西斯克防線的混亂。
比如,用于進攻的三個師認為自己明早就要啟程前往進攻索廖內,于是他們就將自己的物資和裝備盡量往前運進入負責防守的第20山地師的防線,第20山地師發現后續部隊進入自己的防線又懷疑自己是否在錯誤的地點上構筑工事,于是又有些部隊又把防線往前推移。最終連蘇軍士兵自己都有些稀里糊涂的。
最后德軍偵察兵就只能放棄了……因為他們無法搞清楚連蘇軍士兵都沒弄清楚的東西。
這當然又為德軍軍官增加了些笑料。
“也就是說!”曼施泰因指著地圖說:“他們四個師的部隊擁擠在防線至新羅西斯克三公里的范圍內,而且他們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我們來了!”
這似乎有些很難理解,因為此時的德軍有一百多輛坦克,它們在行軍路上的動靜可不小,只要隨便在索廖內與新羅西斯克之間安排幾隊偵察兵就能發現德軍。
但蘇軍就是沒有做這個工作,因為他們得到的命令是朝索廖內發起進攻,他們一點都沒想到德國人會發起反攻。
“殲滅這些部隊!”曼施泰因最后說道:“我說的是殲滅而不是擊敗,因為如果僅僅只是擊敗他們……他們會逃回外高加索地區成為我們新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