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埃里希反對道:“雖然我也很希望那些油田和煉油廠能為我們所用,但恕我直言,這不是理智的做法!”
瓦格納也搖頭道:“蘇聯人雖然戰斗力不強!其中第242山地師還都是剛組建的新兵,但兵力相差過于懸殊,而且直屬方面軍的兩支部隊不容輕視!”
“我們不需要面對這么多部隊!”秦川說。
“你是說用我軍正面進攻和里海進攻牽制?”弗雷科少將說:“少校,他們有火墻,只需要少量部隊就可以把我們的第22裝甲師擋在另一邊了!”
“我說的就是火墻!”秦川說。
“什么火墻?”曼施泰因問。
“元帥!”秦川指著地圖說道:“就像我們之前所說的,蘇軍在正面或許不只一道火墻。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突破一道火墻后,接著就要面對第二道火墻,然后還有第三道……”
“這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呢?”曼施泰因問。
“當然有關系,元帥閣下!”秦川回答:“因為我想,這些火墻肯定不是臨時挖好的,很可能他們現在就在挖,而且還是在前線部隊的后方!”
軍官們不由“哦”了一聲紛紛點頭。
道理很簡單,火墻的長度和寬度決定了它的工程量相當大,不可能等到前線部隊退下來后再挖,而應該事先挖好做好準備,等前線部隊退下來后馬上放油接著再點火,這樣才能阻止后頭的追兵。
埃里希接嘴道:“我們的確偵察到蘇聯人在挖掘一道壕溝……”
說著埃里希就在地圖上找了一會兒,就指著一個位置說道:“在這,距離巴庫三里遠,大批的蘇聯百姓在施工,我們還以為是戰壕,但現在想起來……這更像是你們說的火墻,因為它沒有拐角!”
戰壕的挖掘有個特點:為了避免幾個敵人機槍手跳進戰壕架起一挺機槍就能用火力封鎖整條防線,戰壕十分忌諱挖成直通通的一條直線,它更應該是鋸齒狀的。
而火墻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甚至為了能夠減少工程量增加燃料的流動性,火墻就應該挖成直線。
秦川指著那個位置,說道:“只要我們占領這道火墻并讓它燃起大火,那么蘇軍的三個師就會被擋在火墻之外!”
“它似乎還沒有完工!”埃里希說:“它們分成幾段,中間有些缺口!”
“這不是問題!”是曼施泰因說:“一方面,我們可以組織俘虜和蘇聯人抓緊將它們連通。另一方面,如果實在來不及,可以用火力封鎖住缺口!”
軍官們不由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蘇軍戰斗力本來就不強,如果只能集中在某些缺口沖鋒,那么他們的兵力優勢就無法發揮,德軍要守住這些缺口并不困難。
“那么,正面大約三個師的部隊就解決了!”秦川說:“他們會被困在前后兩道火墻里無處可去,除非他們進入高加索地區,但他們想像我們一樣的翻越高加索再次到達這里至少也要幾天之后!”
“還有方面軍直屬的兩支部隊!”曼施泰因說:“尤其是坦克旅!”
“我們可以選擇戰場!”秦川指著地圖說:“比如……我們可以在油田之間構筑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