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米。
坦克慢悠悠的前進著,其后跟著一拔又一拔的蘇軍。隨著蘇軍軍官一聲令下,他們就接二連三的為自己的步槍裝上了軍刺。
他們的戰術很簡單,就是像德軍進攻一樣,在300米左右的距離用迫擊炮猛轟敵人防線。然后在坦克的掩護下繼續前進,在最后一百米時來個百米沖刺殺進敵人戰壕與敵人打肉搏戰……
300米。
蘇軍又打了幾發炮彈,這一回他們已確信到達射程范圍了,但就像之前所說的,這并不是37MM迫擊炮的理想射擊距離,所以他們還得繼續前進。
蘇軍士兵的腳步很沉穩,似乎很有自信能戰勝德軍。
這可能源于他們手中擁有坦克……有坦克對沒坦克的情況下通常都是一場屠殺,他們相信這一回也不會例外。
或許也是他們對即將發生的肉搏戰的一種自信……蘇軍因為人多所以更愿意打肉搏戰,而德軍卻反之。
終于,蘇軍部隊前進到了250米的距離。
就在蘇軍架起迫擊炮的時候,曼施泰因就一聲令下:“開火!”
一片火光,敵我雙方迫擊炮幾乎同時朝對面開火。
戰場霎時就熱鬧起來,到處都是炮彈的爆炸聲和機槍聲。
在這距離上的炮仗依舊是德軍占據優勢,原因一方面是德軍士兵訓練有素打出的炮彈十分精準,另一方面則是第一步兵團手里的MP43也同時能壓制蘇軍迫擊炮手。
于是蘇軍的炮火很快就沒了聲音,偶爾還有幾發利用曲射角度從坦克后打出,但德軍迫擊炮手個個都是老兵油子,他們僅僅只是從炮口發出的火光以及炮彈的落點就能大致的判斷出敵人炮手的位置……這說起來有些神奇,因為目標是躲在坦克后完全看不到人,但打慣了迫擊炮的兵就是能憑感覺打出炮彈并精準的將目標擊斃。
秦川只是用狙擊槍一個接著一個的將坦克的車前燈打掉。
就目前來說,坦克的車前燈要比那些蘇軍更有威脅。
但蘇軍并沒有因此退卻,反而大喊一聲紛紛越過坦克朝德軍防線沖了上來,坦克也開足了馬力加速前進……
在其它情況下,蘇軍的這種沖鋒的確能突破德軍的防線:步兵與坦克混雜在一起,敵我之間距離也只有兩百米,步兵沖到防線前投擲一排手榴彈就使德軍火箭筒無法發揮作用,坦克又掩護步兵緊隨其后輾上了德軍防線,然后戰斗就差不多結束了。
但這回的情況卻完全不同。
幾發照明彈打上空中,一排排子彈朝正沖鋒的蘇軍傾瀉而去……MP43是對付敵人近距離沖鋒的最好利器,它不僅有沖鋒槍的射速還有相當的穿透力。(注:沖鋒槍雖然射速快但無法貫穿,幾個目標重疊時只能殺傷第一個目標,但中間威力彈卻能貫穿人體射殺其后的幾個目標)
于是,蘇軍就像被收割的稻谷似的倒在德軍陣地前,根本就沒人能沖到投擲手榴彈的距離就更別提近身肉搏了。
蘇軍步兵被大量殺傷,坦克就像是個靶子似的在火箭筒射手前,隨著“啾啾”幾聲尖嘯,坦克就被炸成了一堆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