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德軍來說,他們擁有制空權,如果在左翼以裝甲部隊的優勢進攻敵人的防線的話,那么也更適合在白天。
另一方面,又不能讓蘇軍發現德軍有大量的裝甲部隊轉移到了左翼而使他們有所準備。
于是,最適合的進攻時間就是在黎明天色放亮這一刻。
隨著突突幾聲,幾顆紅色的信號彈就冉冉升上天空,霎時就炮聲大作,十余架轟炸機和偵察機也越過第21裝甲帶著嘯聲飛向蘇軍方向……轟炸機是用于轟炸蘇軍有可能存在的炮兵或是坦克,偵察機一方面是為炮兵較正彈道另一方面也是偵察蘇軍的防御情況并向德軍匯報成為德指揮官掌控戰局的依據。
這就是擁有制空權的好處,它總是能在戰場上了解更多的情況使陸軍做好應對準備或是先一步打擊重點目標,它們就像陸軍戰斗力的倍增器,而失去制空權的蘇軍就難免有些像無頭蒼蠅搞不清狀況。這也是蘇軍在戰場上總是被兵力更少的德軍擊敗的原因之一。
炮擊進行了十分鐘……德軍不能進行太長時間的轟炸,因為正如之前所說的,德軍從一開始在補給和兵員補充的速度上說不如蘇軍,這是由德軍的后勤補給線長且蘇聯鐵路、公路狀況差等原因絕定,所以德軍總是需要仔細打算好自己的每一點彈藥。
比如現在,德軍就要考慮到不遠的將來對斯大林格勒展開的進攻。
斯特萊克將軍一揮手,德軍坦克乘員就接二連三的啟動了坦克,然后一輛輛坦克就從隱蔽的樹林中開了出來,偶爾還將幾棵小腿粗的白樺樹撞倒,發出刺耳的咯嚓聲,披在坦克上的偽裝網也被士兵們用最快的速度扯掉。
對面的蘇軍看到這一幕就懵了。
一名大尉在接到報告后從指揮部里鉆了出來,趴在戰壕前用望遠鏡朝對面望了望,然后趕忙對身邊的通訊員說道:“馬上接指揮部!”
“是,大尉同志!”
指揮部接通后,大尉就在炮聲中用吼叫的音量向蘇第35步兵師師長匯報:“格羅托夫同志,我是一團,敵人大批坦克朝我防線進攻,請求增援,請求增援!”
(注:團長一般由少校擔任,但在軍官大量傷亡的情況下軍銜會逐漸降低,斯大林格勒戰役最慘烈時甚至發生士兵能生存幾天就升任營長的情況)
“坦克?”格羅托夫少將疑惑的問:“你們防線怎么會出現敵人坦克?它們怎么過來?難道德國人已經把路修到你們防線前了嗎?”
大尉這時才意識到自己陣地前的泥濘的確不適合坦克沖鋒,于是帶著疑惑的他抓著話筒緩緩將腦袋伸出去查看。
看到的一幕使大尉大吃一驚:“格羅托夫同志,他們有一種坦克,一邊前進一邊往地上鋪設鋼板,距離我們防線只有八百多米了!”
格羅托夫聞言不由張了嘴巴,他聽說過德國人用這種方法進攻,那就是不久前刻赤港被攻陷時的情況,但他沒想到德國人會將這種方法用到他的部隊身上。
“不管用什么方法!”格羅托夫大叫:“一定要擋住它們,就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明白嗎?”
“是,格羅托夫同志!”大尉應了聲,然后就意識到,對他們來說……最后的時刻已經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