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裝甲列車還真被德軍給挖出來了,車況大部份完好,如果說有什么損壞的話就是有一個炮塔的蘇軍士兵在投降之前朝里頭投擲了一枚手榴彈……對于這種人德國士兵可以說是又氣又恨,不過蘇軍士兵這么做似乎也沒毛病,還沒投降時彼此還是敵人,損壞自己的裝備是理所當然,投降后該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
當然,德軍士兵不會給這蘇軍士兵什么好待遇,上來就是給他幾個槍托一頓拳腳。
不過蘇軍士兵的這種“英勇行為”卻無法改變什么……原因是蘇軍的這裝甲列車結構十分簡單,炮臺就是由T34固定在其中改造而成,那么有一個炮塔被炸毀了,德軍需要做的只是將裝甲列車開回工廠,再用一輛繳獲的T34為其裝上也就可以了。
這樣一輛裝甲列車,可想而知在某個特定的情況下比如卡拉奇火車站就可以發揮出它的作用。
斯大林在知道卡拉奇失守后就對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戰局很失望,因為他知道,卡拉奇失守就意味著德第6集團軍將全面渡過頓河并威脅到東面的斯大林格勒。
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斯大林格勒對德軍來說戰略意義并不是很大,但它對斯大林或者說蘇聯軍隊來說卻是意義非凡……因為這是一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城市,如果蘇聯人連他們領袖命名的城市都無法保住,那無疑是對整個蘇聯軍隊的一種諷刺同時也是士氣上的嚴重打擊。
也就是說,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在政治意義上在大于實際意義,如果它失守的話,就會進一步放大蘇軍對抗擊德軍的消極思想。
或許,希特勒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急著要拿下斯大林格勒……仗打到現在,希特勒也開始緊張了,他已經從離開了“狼穴”乘專機飛往德軍東線作戰指揮部。
確切的說,是希特勒令人在烏克蘭維尼察秘密修建的另一個暗堡同時也是指揮中心,代號“狼人”。
希特勒這么做是為什么就不必多說了,當然是為了能更好的指揮東線的戰斗。
但其實希特勒這時的指揮其實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為此時的他已經被一連串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以至于都以為蘇聯軍隊已全線潰退,并命令部隊在十天之內就攻占斯大林格勒……
這個命令讓保盧斯和霍特等人目瞪口呆,他們幾乎就以為元首一定是瘋了,在他們面前的蘇軍是兩個方面軍,而德軍直接用于進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隊只有兩個集團軍,也就是說這場戰斗才剛剛開始甚至還不能算是開始。
不過無論如何,蘇軍的局勢的確不容樂觀。
斯大林考慮了一番,就給西方面軍司令朱可夫發了個電報,命令他于當日必須趕到莫斯科。
朱可夫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了,他可以說是蘇聯眾多無能將領中為數不多的擁有超強指揮才華的將領之一,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名常勝將軍。
比如在諾門罕戰役中打敗了日軍使其不敢進軍蘇聯而轉向中國,從而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格局。再比如他守住列寧格勒,尤其是值得一提的還是他指揮西方面軍打贏了莫斯科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