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那一根根帶著配重的鐵鏈不斷的往前甩,地雷就有如鞭炮似的“隆隆”作響。
從某方面來說,因為知道德軍裝備有掃雷坦克,所以蘇軍甚至都沒有很大的埋雷**。
原因就不用說了……反正埋下的地雷不管是木殼雷還是反坦克地雷都會讓掃雷坦克輕松排除,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呢?多埋雷反而還會多消耗資源。
但蘇軍對此也并非全無辦法。
他們中有些部隊在坦克更容易通過的路段埋下電引爆炸藥并記下位置……這玩意可是不管掃雷坦克的鐵鏈怎么鞭打都不會爆炸的。
于是,一輛掃雷坦克就“轟”的一聲被炸上了天。
但這玩意畢竟太少了,而且還不靠譜,如果埋的地方沒有坦克經過就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德軍坦克潮還是繼續朝蘇軍防線逼近。
蘇軍最外圍的防線是沿著環城鐵路構筑的……斯大林格勒城外有一條環繞全城的環城鐵路,這條鐵路的作用就是將北面工業區生產出的拖拉機、火炮等運出去而又不經過城市。此時就正好被蘇軍用來當作一條防線。
當然,蘇軍是不會直接用鐵路做防線的,他們也知道鐵路其實不適合做防線,因為用于鋪設鐵路的碎石被炮彈一炸就會像一個個彈片一樣四處亂飛。
因此,蘇軍是將防線構筑在鐵路后兩百米左右的位置。
兩百米,這個距離恰好在蘇軍37MM迫擊炮的射程范圍內,于是蘇軍就可以反過來利用鐵路的碎石來殺傷德軍。為此,他們甚至都把鐵軌和枕木都拆除了。
不過,把鐵軌和枕木拆除的原因有一部份是斯大林格勒被包圍資源稀缺,于是想充分利用每一點可以利用的資源。
德軍坦克“隆隆”開上了鐵路,蘇軍就在這時用迫擊炮反擊……迫炮炮彈雖然無法對坦克造成傷害,但四處飛濺的碎石卻讓跟在坦克后步兵不敢前進。
但是,如果蘇軍以為這樣就能擋住德軍或是將德軍步坦克分開那就太天真了。
在前線軍官的命令下,德軍50MM迫擊炮朝蘇軍防線一陣猛轟,立時就將蘇軍迫擊炮給打得了沒了聲音。
乘著這個機會,德軍步兵就從藏身處爬起來用最快的速度越過了鐵路。
越過一批就停一會兒,等德軍迫擊炮再次打出一片炮彈后又越過一批……從這就可以看出德軍的素質,這種步炮協同看起來雖然簡單,但在緊張的戰場上能自覺而且成批的做到卻十分不容易。
當越過第三批時就已經不用擔心什么了,因為走在前頭的坦克及步兵已經迫近蘇軍防線并對其展開一場屠殺……蘇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不錯了,哪里還有時間打迫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