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只派出少量部隊進攻馬馬耶夫崗。
這個戰術似乎是正確的,因為德軍如果使用巨炮轟炸的話,就會為這少量蘇軍浪費彈藥。
但在這方面羅季姆采夫是完全想錯了……要知道守在馬馬耶夫崗上的德軍是第一步兵團的士兵,他們裝備的是MP43,即便是只有一個班、兩個班,但他們的火力卻比蘇軍一個連還要強得多。
于是,羅季姆采夫派出的小部隊根本對德軍構不成威脅,德軍三、兩下就輕松的將其打了回去。
再比如,羅季姆采夫希望能同樣的用火炮的方法將德國人從馬馬耶夫趕下去……
這想法本身沒錯,德國人可以用火炮加少量步兵駐守的方式控制馬馬耶夫崗,那么蘇聯人同樣也可以。
問題就在于德國人火炮的威力在某一時刻爆發出來的威力遠不是蘇軍那種野戰炮可以比擬的。同時蘇軍兵員素質和單兵裝備也遠不如德軍,于是一次又一次的償試又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無奈之下,羅季姆采夫只能把情況向崔可夫報告。
“我認為直接占領馬馬耶夫崗的方案不可行,崔可夫同志!”羅季姆采夫說:“主要原因是馬馬耶夫崗已經被德國人的炮火鎖定了,任何占領馬馬耶夫崗的行動都是毫無意義的!”
崔可夫一直都在關注馬馬耶夫崗的戰事,所以他很清楚羅季姆采夫說的是實情……羅季姆采夫當然不是懦夫,但這并不代表可以讓他帶著他的部隊做無謂的犧牲。
然而,明白是一回事,能否放棄又是另一回事。
“羅季姆采夫同志!”想了想,崔可夫就回答道:“馬馬耶夫崗的重要性我想不用我說你也清楚,我們沒有其它選擇,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它重新控制在我們手里!明白嗎?”
“是,崔可夫同志!”羅季姆采夫無奈的放下電話。
其實這個結果他是知道的,因為這關系到斯大林格勒的補給問題,丟了馬馬耶夫崗這場仗幾乎可以說不用打了。
想到這里,羅季姆采夫只能咬了咬牙,說道:“那就只有一個方法了!”
羅季姆采夫的方法也是個笨方法,但在戰場上往往就是笨方法有用,這方法就是實打實的與德國人拼,打陣地戰。
在這種情況下要打陣地戰,首先要排除的就是不能再讓“懲戒營”上了,如果繼續讓“懲戒營”上,就還會陷入之前的那坑,要么被德國人少量部隊打退要么就成批被炸死……其實幾次沖鋒下來,一千人的“懲戒營”已經所剩無幾了,想用“懲戒營”打也沒法打。
羅季姆采夫想的方法就是……讓近衛第13步兵師與德國人硬碰硬,也就是槍對槍、刺刀對刺刀。
羅季姆采夫相信,近衛第13步兵師也是精銳,對陣德國人并非完全沒有機會。
當然,為了避免一次上去太多兵力而遭到德國人轟炸,羅季姆采夫決定在馬馬耶夫崗采用“添油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