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整,十架“龍式”直升機啟動了發動機。
二十個螺旋漿依次發出轟響,然后由慢變快很快就轉成了一個模糊的圓盤,機場里到處都是螺旋漿擾動的氣流。
“祝你好運!”亞歷山大握了握秦川的手:“我們等著你勝利的消息!”
“謝謝,上校!”秦川回答。
康拉德上來與秦川擁抱了下,說道:“少校,雖然我一直不贊成你這么做,但我相信你會做到的,給那些布爾什維克份子好看!”
秦川點了點頭,然后早已做好準備的士兵們比劃了一個手勢,下令道:“登機!”
士兵們每二十人一組端著槍排著隊登上了直升機,關上艙門,然后在塔臺的允許下依次升空排成了楔形朝斯大林格勒方向飛去。
秦川看了看時間,四點十一分,掌握得十分精確。
時間是經過反復推算過的,為的就是使直升機在天亮之前飛抵沙洲。
這么做當然有其積極意義……直升機在夜色里飛行便于隱藏行蹤不至于被蘇聯人發現而沿途用防空火力攔截,而到達沙洲時,直升機飛行員卻需要光線來識別登陸點,同時這也便于突擊隊員快速攻占并控制沙洲。
當然,這會洐伸出一個問題:直升機在夜色里很難分辯前進的道路,同時螺旋漿的聲音還會引起蘇軍的注意。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我們可以用炮火掩飾直升機的聲音!”秦川說:“同時為它們引路!”
康拉德點了點頭,說道:“好主意,讓炮火以直升機的速度在前方延伸。只不過這需要對炮兵進行訓練,否則他們的炮彈就很有可能會把直升機打下來!”
說著兩個就把目光投向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一口就應承了下來:“沒問題,我來完成它!”
于是,在直升機起飛時,德軍的炮火就在遠方對斯大林格勒展開轟炸,一陣陣爆起的火光就是在告訴直升機該往哪里飛。
而這個方向又十分巧合的就是馬馬耶夫崗的方向……思來想去,最終還是認為馬馬耶夫崗最適合做為突破路徑,這主要是因為這一帶建筑較少,于是隱藏在建筑中的防空火力相應的也少。
反之,如果從其它位置插向沙洲的話,都有可能進入防空火力密集的中央渡口。
對于這個穿插點,維爾納忍不住說了聲:“那不就是第21裝甲師的防區嗎?當我們飛過他們上空時,不知道那些家伙會不會注意到我們!”
“得了吧,維爾納!”面包師說:“你最好還是希望他們沒有注意到我們!”
“為什么?”
“很簡單!”面包師回答:“我們這款直升機沒有任何人見過,所以他們分辯不出敵我,明白嗎?”
維爾納不由“哦”了一聲。
面包師說的對,這其中涉及到保密和識別的問題。
這兩者其實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