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納說的是戰場上普遍存在的一個悖論。
士兵們有時分不清是該將好東西比如巧克力先享用還是留著到更需要的時候。
先享用吧,就會出現像維爾納那樣,真正需要的時候就沒有了。
留到更需要的時候吧,就會像犧牲的三十五人那樣……已經沒機會享用了。
這對生活在和平社會的人來說就是小事一件,但在這物資奇缺的戰場上,許多士兵都會思來想去的,猶豫了好久才下決心吃上一點。
秦川在這方面會好些,因為相比起那些戰事停下來就不需要考慮的士兵來說,他還要想著接下來的戰斗該怎么進行或是堅持下去。
不過這會兒似乎不用考慮了。
因為舉著望遠鏡透過碉堡瞭望孔向外觀察的庫恩報告道:“少校,蘇聯人好像要進攻了!”
庫恩之所以說“好像”,是因為蘇聯人的炮彈在碉堡外炸出一層層的硝煙……其實更多的還是炸在河里的炮彈,其蒸發的水汽就像是一層霧似的籠罩在沙洲的四周,使德軍很難看清東岸蘇軍的動靜。
秦川舉起望遠鏡往外一看,翻滾的煙霧中果然隱隱看到一隊蘇軍忙碌的影子。
“準備戰斗!”秦川大聲下令。
士兵們一翻身就從墻角里坐了起來,爭先恐后的將槍架在了的射孔上……蘇軍的碉堡工事顯然就是為了反登陸構筑的,除了較大的重機槍和火炮射孔外還有供單兵使用的步槍射孔。
只不過這些步槍射孔是針對蘇軍的莫辛納甘設計的比較矮小,而德軍使用的MP43瞄準基線較高,視野有一部份不是很清楚。
當然,這并不影響德軍的戰斗力。
高射機槍和小高口徑高射炮也做好了準備,槍口對準了前方的河面以及面前一道已到處是彈坑的沙灘。
炮聲漸漸小了下來,不一會兒就完全消失了……這是沙洲防御的另一個優勢,因為距離東岸較近,所以蘇軍要展開進攻的話就不得不停止炮擊,否則炮彈馬上就會對正在渡河的蘇軍造成誤傷。
煙霧中隱隱傳來幾聲木漿劃水的聲音,蘇軍士兵顯然已經下水了,而且還在緩緩朝沙洲靠近……他們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響,因為擔心這會將敵人的火力引向自己。
然而這并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因為不久后太陽光就穿透了水霧在其中投下了一道道黑影。
在看到蘇軍進攻隊形的那一刻秦川就不由愣了,是木筏和小漁船,其中甚至還有像皮艇,蘇軍居然試圖用這些東西進行登陸作戰,它們根本就無法阻擋德軍陣營打出的子彈。
但蘇軍的脆弱對德軍來說就是好事。
秦川沒有遲疑,大喊一聲:“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