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猜的沒錯,在德軍進行一系列布署的時候,蘇聯方面也按照華西列夫斯基的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
首先是在軍事方面。
斯大林親自給這些準備取定了一個名字:“陽光”計劃。
為一個準備在嚴寒的冬季實施的計劃取“陽光”,由此也可以看出斯大林對這個計劃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軍事的行動主要由朱可夫負責,后經最高統師部大本營和國防委員會批準審核對部隊進行了一系列的重組:
首先是新建立的西南方面軍,也就是朱可夫所要求的那些部隊,他認為有這些部隊就能與德軍南方集團軍抗衡。斯大林就如他所望將這些部隊交到朱可夫手里。
這個方面軍的司令員是瓦圖京,一個善于指揮坦克作戰的指揮官……這在蘇聯軍隊中并不長見,因為蘇聯本身在運用坦克上就有戰術錯誤。
其次就是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此時的主要任務是防御頓河,于是就被改為了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其目的是把朱可夫從方面軍指揮中解脫出來用于指揮全局。
再次就是東南方面軍。
東南方面軍的軍事目的除了防御伏爾加河外,還是奪回斯大林格勒的主力,于是就改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依舊是葉廖緬科。
朱可夫的計劃很簡單,就是等到入冬河水封凍后,就由新組建的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分別由頓河西面及伏爾加河南面朝德軍防線發起反攻……進攻的部位就是之前秦川所說的,德軍由羅馬尼亞軍和意大利軍防守的側翼。
蘇軍兩個方面軍突破德軍防線后,就朝德軍后方包抄直指頓河以東的卡拉奇。
顯然,當兩個方面軍在卡拉奇會師后就會將德軍包圍在斯大林格勒一帶。
不過隨著時間往后推移卻遭到許多將領的反對。
原因就是蘇軍將領發現德軍已經補足了這些區域的漏洞。
最主要的反對者就是新組建的西南方面軍中一個將要擔負重要突擊進攻任務的機械化第4軍軍長沃利斯基。
“我認為我們應該推遲甚至是取消這個計劃!”沃利斯基說:“原因是德國人已經做好了防御準備,這樣的進攻看起來像是在進攻敵人的薄弱部位,但其實是我們把力量打在那些羅馬尼亞和意大利軍隊上,德國人主力部隊的拳頭就打在我們頭上!”
沃利斯基這話說的很形像,同時也很有道理。
蘇軍的確有可能突破德軍的防線,但那只是德方仆從國的軍隊而已。
因為進攻,蘇軍的兵力、裝備、具體位置等信息都擺在德國人面前,然后德軍主力部隊就會在空軍的掩護下朝蘇軍發起雷霆萬鈞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