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沃利斯基下了結論:“如果我們這么做的話,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會遭到由此帶來的嚴重后果而慘敗,甚至我們原本駐守的兩道防線都會因為兵力不足而岌岌可危,我請求國防委員會立即詳細地檢查這次戰役所做出的決定是否現實!”
斯大林沒有對沃利斯基的話做出評判。
因為嚴格來說沃利斯基說的是正確的,不過沃利斯基并不知道蘇聯在戰略方面還留有一手……
斯大林已派莫洛托夫(蘇聯外交人民委員)為代表前往倫敦英國人斡旋,向他們表明蘇聯有與德國人停戰談判的意愿,如果英國和美國再繼續這么任由戰局發展下去而袖手旁觀的話,那么蘇聯方面也不會愿意再這樣毫無意義的犧牲自己的軍民讓這場戰爭繼續下去。
斡旋需要時間,結果會是什么斯大林無法確定,所以就只能把反對的聲音擱到一邊。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斯大林去斡旋,斯大林格勒失守的消息一傳到倫敦,丘吉爾就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
華西列夫斯基在這方面上猜的沒錯,英、美雙方不希望蘇聯從與德國的戰爭陷阱中掙脫出來,同樣也不希望蘇聯會被德國打倒,因為很明顯,如果德國將蘇聯打倒的話,接下來就該騰出手來對付英美了,而美**隊此時甚至還在太平洋戰場上跟日本人打得不亦樂乎。
接著丘吉爾就給羅斯福打了個電話。
“總統先生!”丘吉爾說:“看目前的形勢,蘇聯人的狀況似乎不怎么妙!”
“嗯哼!”羅斯福沒有多說什么。
羅斯福其實更傾向于開辟第二戰場,但丘吉爾卻憑著第二戰場必須以英國為基地這一點硬是把這件事壓著。
羅斯福的反應讓丘吉爾有些尷尬,他清了清嗓子,說道:“如果您看著地圖的話,會發現德國人對蘇聯的合圍已經漸漸形成,尤其是巴庫油田的失守……我想,如果我們再不出手的話,東線很快就會陷入崩潰了!”
“首相閣下!”羅斯福不無諷刺的說道:“很高興你終于認識到了這一點,而且對建立新戰場日益感興趣了!”
“當然,總統先生!”丘吉爾雖然明知道羅斯福話中帶刺,但還是面不改色的回答道:“尤其是我還聽到了風聲,蘇聯方面打算依靠現有的頓河和伏爾加河防線固守,并依此與德國人談判!”
這個消息不由讓羅斯福動容……這時期的美國雖然在工業、經濟等方面都超過了英國,但在情報方面與英國還有差距,所以羅斯福能得到的情報總是比丘吉爾要少一些。
“我們不能容許這樣的事發生!”羅斯福說。
“當然!”丘吉爾說:“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計劃……”
“不,不是計劃的問題!”羅斯福有些著急的說道:“我們應該跟斯大林取得聯系讓他打消這個想法,另一方面我們還會增加對蘇聯的增援物資,包括石油在內,然后才是計劃的問題!”
“是的,總統先生!”丘吉爾回答:“我同意!”
其實這并不是羅斯福著急。
羅斯福“著急”是裝出來的,他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主導第二戰場的開辟提升美國的話語權,在這方面丘吉爾其實是在戰術上占了點便宜卻在戰略上輸得徹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