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盧斯的副官韋伯少將湊了上來,解釋道:“抱歉,將軍忙碌了兩天,他需要休息!”
“情況很不好是嗎,將軍?”亞歷山大問。
韋伯少將點了點頭:“元首認為我們有足夠的兵力防守,同時認為蘇聯人不會這么快也沒有那么多兵力發起反攻!”
參謀們不由沉默了。
這是種很無力的感覺,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元首是錯的,但就是沒法改變這一點。秦川也是其中之一。
沉默了一會兒,亞歷山大就把目光投向了秦川:“少校,元首很信任你,如果由你去說服元首的話,你認為有沒有可能……”
“上校!”秦川打斷了亞歷山大的話:“如果保盧斯將軍都無法說服元首,你認為我可以嗎?”
亞歷山大不由啞口無言。
這的確是個笨方法,因為即便希特勒信任秦川,但秦川畢竟是低級軍官,對于戰略層面的東西絕沒有保盧斯更有話語權。
“或許……”接著亞歷山大又說道:“我們可以為蘇聯人的進攻做些準備!”
“比如什么?”秦川問。
“比如……”亞歷山大指著地圖說道:“我們可以在薄弱的兩翼構筑工事或是埋設地雷,這樣當蘇聯人進攻的時候其速度就不致于太快,而那時元首就意識到他判斷有誤,我們就能在蘇聯人完成包圍圈之前撤離!”
秦川搖了搖頭。
這聽起來的確可行,因為蘇軍的反攻一旦展開,德軍很快就會知道蘇軍投入進攻的兵力,接著希特勒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第6集團軍就可以在遭受更大損失之前或者也可以說在蘇軍形成包圍圈之前撤離。
但是……
“即便是這樣,元首會同意撤退嗎?”秦川反問。
秦川這是一語中的,就像在北非戰場,形勢明顯對非洲軍團不利的情況下希特勒依舊命令不許撤退……這幾乎已經成為希特勒的口頭禪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歷史上就不用說希特勒認識到自己錯誤了,即便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被蘇軍包圍,希特勒依舊命令保盧斯原地駐守而不是突圍。
希特勒似乎忘記了腓特烈大帝的一句名言:“想守住一切的人,最后什么也守不住!”
想了想,秦川就說道:“我們似乎還有第三個方案!”
“什么?”亞歷山大吃驚的望向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