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點頭表示同意,希特勒能掌握的情報肯定會比第6集團軍要多得多。
“而我們匯報給元首的這些情報……”秦川接著說道:“比如蘇軍兵力和物資的調動,蘇軍的偵察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猜測,甚至這些情報相當一部份還來自羅馬尼亞軍,元首并不相信他們說的話!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可靠的證據證明我們的猜測,那么我相信這也會引起元首的重視并改變他的想法的!”
亞歷山大不由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史上的這一仗,希特勒之所以要死撐到底其實是與他個人的臉面有關……希特勒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誤判,等意識到自己誤判后已經來不及了,同時希特勒又不愿承認錯誤,于是就一條路走到黑。
這其中有一點雖不能說希特勒是因此繼續將錯就錯,但至少影響希特勒的指揮:十一月八日,希特勒專程從前線飛往慕尼黑曾經發動過暴動的啤酒館里與一眾老朋友、老同學聚會。
(注:11月8日那天發動啤酒館暴動,在這一點聚會也是為了紀念這一天)
這時的希特勒當然是風光無限了,曾經因為政變失敗因此被逮捕的他,今天就是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回到這個故地,也難怪希特勒會從東線戰場專程飛回去參加這個幾乎沒有任何實施意義的聚會。
在聚會上,希特勒重演了他當初在這里的演講:“我的手槍里有四顆子彈。如果他們不肯跟我合作,三顆留給他們,最后一顆就留給我自己!如果到明天下午我們還沒有成功,我就不要這條命了!”
周圍的人紛紛為此鼓掌,這時有人問希特勒:“元首閣下,我們會從斯大林格勒撤軍嗎?”
“不,絕不!”希特勒想也不想就回答:“這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我們撤出斯大林格勒!它是我們的!”
希特勒在聚會上言之鑿鑿的許下諾言,返回“狼人”時馬上就得到蘇軍調兵遣將準備反攻的消息。
可想而知,如果馬上就認同這些情報的話,無疑就是打了自己幾個耳光。
所以,這時希特勒其實是把私人感情帶到戰略決策中從主觀上對戰局做出帶有偏見的判斷。
此時是十月,希特勒還沒有參加這個會讓他騎虎難下的聚會。
如果,秦川能拿到確鑿的證據證明蘇聯人在頓河及伏爾加河另一邊集結而且還有反攻計劃的話,那么希特勒沒有理由讓自己數十萬精銳部隊深陷險地。
畢竟,德軍已經拿下了巴庫,斯大林格勒戰役也取得了勝利,其利用“斯大林格勒”來打擊蘇軍士氣的戰略目的也已經達到,主動撤出斯大林格勒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反而還會是對蘇軍的一種奚落。
考慮了一會兒,亞歷山大就說道:“問題就在于證據,少校,我們能拿出什么有力的證據來呢?”
“當然有,上校!”秦川看了看周圍,就壓低聲音說道:“比如,我們可以俘虜一個蘇聯軍官。當然,這軍官級別要高,上校或是一個將軍……”
“你瘋了,少校!”亞歷山大說:“蘇聯軍官,他們沒那么容易被俘,即便我們有勃蘭登堡部隊!”
“我并沒有說我們要用勃蘭登堡部隊執行這個任務!”秦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