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對于他認同的官兵,從來不吝嗇他的贊美之詞,尤其是秦川和亞歷山大打的這場仗的確史無前例開創了一個新的戰術。
但討論的重點很快就轉到了東線,畢竟現在一個問題擺在所有人面前……該怎么應對蘇聯的反攻。
“現在形勢很明顯,元首閣下!”保盧斯說:“要么擋住敵人,要么撤退!”
這是肯定的,蘇聯軍隊打算突破防線包抄第6集團軍進攻其后勤……如果擋不住就只有撤退。
“撤退?”希特勒想也沒想就反對道:“我們不能撤退,第6集團軍是堡壘守備部隊,堡壘守備部隊的任務就是要經得起圍困。如果必要,第6集團軍即便被圍困,也要堅守在斯大林格勒!”
“可是元首閣下!”保盧斯說:“我們的補給怎么辦?”
“記得霍爾姆戰役嗎?”希特勒把目光轉向了秦川,接著說道:“少校,你曾經參加過霍爾姆戰役,是嗎?”
“是的,元首閣下!”
“一次偉大的勝利!”希特勒說,然后又把話題轉了回來:“難道你們就沒有看出斯大林格勒與霍爾姆有許多相似之處嗎?它們同樣有復雜的地下工事,以蘇聯人的戰斗力在斯大林格勒都能防御數月之久,我們為什么不能?我們當然也可以,然后……等到第二年春天,知道那時會發生什么嗎?冰雪融化,頓河、伏爾加河再次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到處一片泥濘使蘇聯人陷入困境,這時我們就可以再次發動攻勢徹底穩定局面!”
希特勒這種帶著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想法聽得保盧斯等人目瞪口呆,包括秦川在內。
秦川突然意識到……霍爾姆的勝利也可能是斯大林格勒失敗的原因之一,因為希特勒認為這種勝利是可以復制的,它需要的只是第6集團軍發揚與霍爾姆戰役中德軍士兵一樣的戰斗精神。
“可是元首閣下……”保盧斯說:“我們沒有辦法對第6集團軍進行補給!”
“這不是問題,將軍!”希特勒回答:“就像霍爾姆戰役一樣,我們可以用空運把補給物資帶進斯大林格勒!”
“我們做不到,元首閣下!”保盧斯反對道:“第6集團軍可是一支30萬人的部隊,斯大林格勒也不是霍爾姆!”
“當然!”希特勒把目光轉向地圖:“這只是萬一被包圍時的策略,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從第6集團軍所屬編成中抽出兩個摩托化團、一個步兵師,并盡可能再抽出1個輔助摩托化團。此外,還要抽出盡可能多的反坦克武器,并將這些部隊配屬到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配合他們的防御!”
這個方案看起來是可行的,因為羅馬尼亞部隊做為一個整體投入戰場是為了不受德軍控制和指揮,現在希特勒愿意將戰斗力強的德國部隊調歸羅馬尼亞指揮增強其戰斗力,何樂而不為?
但問題就在于……總兵力只有兩個摩托化團一個步兵師,還要分成兩個方向,那基本是一顆石頭投入大海里,一點波瀾都沒有就消失不見了。
“元首閣下!”保盧斯再次強調:“我們不可能通過空運使第6集團軍獲得足夠的補給物資,我認為把第6集團軍拋棄在斯大林格勒是種犯罪行為!”
“不,我的將軍!”希特勒說:“我們從來也沒有拋棄第6集團軍!”
說著,就拿起電話說道:“讓帝國元帥戈林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