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斯多夫滿意的笑了笑,說道:“所以,我沒猜錯,中校。你一直都知道!”
“你不該做這樣的償試,上校!”秦川說:“你應該明白,我無意加入你們的組織!”
“為什么?”格里斯多夫問。
“你們以為自己是在拯救德國?”秦川說:“不,你們是在把它推向深淵,你們有想過在此之后德國會發生什么嗎?德**隊還會繼續像現在這樣擁有強大的戰斗力?百姓還會繼續支持國防軍作戰?不,我不這么認為!”
“我們會很快控制局勢!”格里斯多夫回答:“我們有詳細而周密的計劃,不會像你想的那么簡單!”
“哦,是嗎?”秦川回答:“你們沒搞清楚一點,再詳細再周密的計劃都是沒用的!因為你們不知道一點,在此之后沒有人能控制德國的局面,沒有人!”
秦川沒有亂說,因為他知道反叛組織打算在刺殺希特勒后讓路德維希.貝克將軍出任新的國家領導人。
但是,路德維希.貝克將軍并不適合這個位置,一方面是他遠沒有控制德國、號召德國或是讓德國將軍信服的威望……路德維希.貝克已六十四歲,并且因為反對戰爭而在1938年就被解職,隨后不久就離開了軍隊。
離開軍隊就是一個平民,就算他曾經是名軍人。
平民就無法在戰爭時期像曼施坦因、隆美爾等人一樣依靠一場一場勝利在軍隊中獲取威望。
這時期要想成為一名強而有力的領導人要想服從,必須要擁有這些,否則曼施坦因、隆美爾、古德里安以及其它德國將軍,以及德國士兵,乃至德國百姓又怎么會放心將德國的未來交到他手里。
更糟糕的還是,貝克本身就處于猶豫不決的狀態……雖然貝克是反叛組織的領導者、發起者之一,這就意味著他不應該猶豫不決,因為他已經沒有退路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但是,貝克并不是那種有大將風度的人,他偶爾還會希望在這種體制下再偷活幾年,直到實在無法這么下去了再實施行動。
所以,反叛組織中的軍官們甚至都在抱怨……貝克將軍不但不支持他們的行動,反倒經常對他們承擔的每一項行動大潑冷水,時常進行干預和莫名其妙的阻撓。
毫無疑問,路德維希.貝克并不是合適的領導人。
所以反叛組織如果成功的話,只會使德國分裂成不同的勢力各自為戰。
格里斯多夫沒有否認這一點,他很欣慰的點了點頭,說道:“他們猜的沒錯,中校!”
“什么?”秦川不明白格里斯多夫的意思。
“他們對你的評價很高!”格里斯多夫解釋道:“因為知道了你之前為軍隊所做的一切,同時意識到你很有可能知道我們的計劃而沒有拆穿,于是他們就猜測,你這么做很可能是為了德國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元首!”
“我不認為這有什么區別,上校!”秦川回答:“因為現在元首,從某方面來說是與德國的利益綁在一起的!”
“雖然我并不認同你的觀點!”格里斯多夫說:“但從這方面來說,我們是一致的……”
這時有兩個德軍士兵進入視線,秦川和格里斯多夫就中止了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