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權根本就不在法國手里,而取決于英、美之間的角逐。
“你希望得到什么,安托萬?”秦川說:“一個統一、獨立的法國,還是這樣的法國?”
秦川沒有告訴安托萬的一點是……其實安托萬現在走的路是正確的,只要與英、美一起打敗德國,那么一切都會改變,法國也能最終爭取到獨立。
但是秦川當然不會這樣告訴安托萬。
“難道與你們站在一起反而能得到統一和獨立?”安托萬不由笑了起來。
“為什么不呢?”秦川回答:“想想利比亞,想想阿爾及利亞。尤其是阿爾及利亞,你應該聽說了……阿爾及利亞人擁有自己的武裝,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百姓過上相對穩定的生活,這些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這話對安托萬是致命的。
因為事實也的確像秦川說的那樣……阿爾及利亞發展得很好,而且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反而是英國占領的地方,比如埃及、希臘還有利比亞,他們都遭到英國的控制甚至希臘還因此爆發了內戰。
那么,憑什么法國就會例外呢?
也就是就是說,秦川在非洲布的局這時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更重要的還是,英國在不久前還欺騙甚至可以說背叛過法國,丘吉爾的“弩炮計劃”對法國人造成的傷痛還歷歷在目,現在卻要接受由英國人控制的“戰斗法國”政權……這也是幾個法國游擊隊組織爭論不休的焦點之一。
他們有些人傾向支持吉羅有些人傾向支持戴高樂,還有的希望“自立為王”。
但無論是哪一種,法國想要擁有完全不受外界干涉的獨立的前景和希望都是渺茫的。
“你給我的建議是什么呢?”想了想,安托萬就慘然一笑:“加入你們這些侵略者中,為你們這些失敗者戰斗?不,我沒有那么傻!”
“不,你不是加入我們!”秦川回答:“加入法國團,也就是你姐姐的部隊。另外,你真的以為我們會是失敗者嗎?”
“難道不是嗎?”安托萬反問:“是誰告訴我你們要撤出法國的?”
秦川搖了搖頭:“安托萬,你認識我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你以為我會對你說這么多是為什么呢?希望你能幫助德國打敗英國人和美國人,拜托……你只是個游擊隊副隊長,你的隊伍不久前已經給我們連根拔起了。你的存在對我只有危險和質疑你明白嗎?”
這一點安托萬無法否認,甚至如果秦川想要對他不利的話,在阿爾及爾安托萬朝秦川開槍時就有足夠的理由這么做了。
“法國團是我一手訓練的兵!”秦川說:“他們全都與你一樣,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富裕家庭,同時也在猶豫是否要加入盟軍。知道我給他們的建議是什么嗎?”
秦川盯著安托萬的眼睛,說道:“我對他們說‘你們為什么不等等’看看英國人和美國人進入法國后會是什么情況再做決定,看看最終是德國還是盟軍占優勢再做決定。你為什么也不等等?”
考慮了好一會兒,安托萬才點頭回答道:“你說服我了,中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