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德國人卻在非洲就已經大批量使用了。
另外還有兩棲坦克、兩棲登陸船等等,都與美國正在研發或是準備投入批量生產的裝備出奇的一致。
這一度讓美國以為是科研人員里混進了德國人的間諜。
但分析來分析去卻又覺得有些不對……如果是有德國間諜的話,那研發進度要比美國慢才對,畢竟此時美國的工業能力毫不夸張的說是世界第一。
所以德國不可能每每搶在美國之前研發并批量裝備這些東西。
最終得出的結果就是……巧合。
也就是美國的科研人員和德國的科研人員都想到一塊去了。
于是,就有現在這樣的場面,德國人的“近炸防空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似的將一架架C47擊落。
幸運的是飛在空中的C47實在太多了,于是美軍最終還是到達了目的地并實施傘降。
傘降進行得很順利,這是由于登陸范圍很大的原因,而且果然像游擊隊報告的那樣……沒有地雷、沒有鐵絲網,什么都沒有。
威廉一邊命令傘兵們尋找裝備集結一邊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這時他就不由感到有些奇怪,像這樣的空曠、平坦的地段很明顯適合空降,德國人為什么對此一點防備都沒有。
“注意警戒!”威廉準將隱隱有一絲不祥的感覺。
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幾個方向隱隱傳來一陣“嘩嘩”的水聲。
威廉準將第一反應就是那是海浪聲。
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這個空降點距離海岸線至少三十公里,不可能聽到海浪聲。
下一秒威廉準將很快就明白了,因為步話機中已經有人向他報告:“將軍,海水不斷的朝我們涌來,這片區域要被淹沒了!”
“快離開這!”威廉準將大喊,然后帶著傘兵們朝水聲相反的方向跑。
但一切似乎都太遲了,海水很快就沒過了腳踝,然后是小腿,接著再到膝蓋。
到膝蓋時就已經嚴重影響行動速度了,尤其是傘兵們身上還背著裝備和彈藥……傘兵因為是深入敵后作戰,所以總是準備更多的彈藥,而這些彈藥顯然會成為他們的負擔。
海水繼續往上涌,漸漸的沒過了匆忙逃命的傘兵們的腰部。
這時他們就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
是繼續這樣帶著裝備還是丟棄裝備逃命?
前者可能馬上就會被海水淹死,后者則與等死差不多……沒有人能在丟棄裝備的情況下與和德軍對抗。
最終威廉少將還是選擇了后者。
因為……他認為并不是所有的傘兵和物資都被傘降在這一區域,更何況他們還可以聯系游擊隊,之后再與指揮部聯系讓他們再空投一批彈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