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實際上沒有什么“補救方法”。
這就是兩棲登陸戰的一個危險的地方……比如盟軍在5個海灘上共上陸人員132715人,這十三萬人都是分批次用登陸艇運上去的,不是像陸地作戰那樣說撤就撤。
甚至撤退還要比進攻困難得多,原因是沒有適合的港口,登陸艇還會遭到德軍炮火的壓制無法靠近等情況。
“不,我們沒有退路!”艾森豪威爾說:“我們只能繼續進攻!”
想了想,艾森豪威爾就對參謀下令道:“命令航空隊和艦隊,全力壓制‘猶他灘’,第5步兵師接替第4步兵師的任務進攻‘猶他灘’!”
“是,將軍!”參謀應了聲,就把命令傳達了下去。
艾森豪威爾這個命令是正確的,既然無法撤退必須進攻,那就要把“猶他灘”重新奪到手里。
否則,美軍的整個登陸面的側翼就會暴露在德軍的火力之下,這很可能會造成整個進攻線的崩潰,到時就不是一個美第4步兵師損失慘重的問題了,而是所有正在登陸的十余萬盟軍都會陷入包圍并被殲滅的問題了。
艾森豪威爾還特別對負責協同登作戰的第8航空隊下令道:“把德國人的坦克都找出來并摧毀,它們會嚴重阻礙我們的登陸作戰!”
秦川這邊感受到的,就是炮彈成片成片的朝海灘附近砸了過來。
霎時嘯聲和爆炸聲就在周圍響成了一片,不過秦川還是能分辯在沿岸爆炸的大多是飛機的航空炸彈。
這使美軍無法有效的殺傷第21裝甲師的坦克……戰場上硝煙彌漫能見度較低,另一方面則是坦克在防空警告發起后第一時間就躲進碉堡工事死角內并覆上了偽裝帆布。
這是裝甲部隊早就準備的好的防空戰術:
躲進碉堡死角就可以有效的躲避來自其它方向的炮彈。
偽裝帆布則是與碉堡水泥工事同樣的顏色,有些甚至還會在上面畫上一些絞理,從空中往下看,坦克就像是一座小碉堡似的,很難發現它是一輛坦克。
當然,這種偽裝如果是在艦炮密集且無差別的轟炸下起不了什么作用。
但正如秦川想的,盟軍在這種情況下不大可能直接用艦炮覆蓋射擊……因為這會直接大量誤傷海灘上幸存的美第4師士兵。
雖然戰場上不可避免的會有誤傷,而且這從某種程度來說還是在壓制德軍掩護美軍撤退。
但美軍的問題就是受國內輿論壓力的牽制很大,他們必須考慮到幸存士兵的控訴以及來自新聞媒體的壓力……巴頓將軍就因為視察前線時因為誤會而摔了士兵幾巴掌而倍受責難甚至還因此毀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同樣的道理,艾森豪威爾在實施下一步作戰時也必須考慮到第4步兵師殘余部隊的安危。
否則,新聞媒體很快就出現一個頭條:“前線士兵在敵人的火力下英勇奮戰,但他們躲過了面前敵人的子彈,卻躲不過從背后打來的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