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希特勒同意,秦川才放下心來……依靠“馬奇諾防線”與盟軍對峙的這個計劃,最重要的還是希特勒同意,否則一切都只是空想,而這個最大的問題現在也解決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對付盟軍的問題了。
所以有時候,秦川發現他最大的對手似乎不是盟軍,而是希特勒……因為他就像是歷史,按照老一套而且被事實證明最終會失敗的方向指揮戰爭,而秦川卻要改變這一切。
大的方向確定后,希特勒就興致勃勃的討論起細節上的問題:
“我們該怎么撤退?”希特勒問。
德**隊有個特點,他們更擅長進攻……新兵營、訓練營等,告訴官兵們的全是怎么進攻。
但在這一點上隆美爾很有經驗,他在非洲時就曾經指揮非洲軍團撤退過。
“我們要在布列塔尼半島以南構筑幾道防線!”隆美爾說:“防線間的距離大慨是我們一夜的行軍路程,五十公里左右,這樣我們的裝甲部隊就有可能在夜間撤退至下一道防線并進行隱藏布署,不至于到天亮時被敵人空中力量炸毀!”
見希特勒沒有反對,隆美爾就接著往下說:“位于法國南部的G集團軍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因為他們很可能會成為盟軍主要進攻方向之一!”
“進攻法國南部沒有多大的戰略意義!”希特勒說。
法國工業、農業主要集中在北部平原地區,南部中央高原一帶地勢復雜人口較為稀少,而且再往南就是地中海,往東就是阿爾卑斯山,的確沒有多大的戰略意義。
“您說的沒錯,元首閣下!”隆美爾回答:“但問題是他們會希望解放法國全境,不管是吉羅還是戴高樂,亦或是其它法國人!”
“守住這一帶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意義!”秦川插嘴道:“我們可以讓法國部隊在這一帶駐守!”
“法國部隊?”希特勒疑惑的望向秦川:“中校,你說的是維希政府?忘了他吧,他們只會投降!”
“不,元首閣下!”秦川回答:“我指的是達爾朗領導的阿爾及爾政府!”
“他們也好不到哪里去!”希特勒生性多疑,所以根本就不認為從阿爾及利亞出來的那些法國部隊有什么用。
“當然,他們是協助G集團軍駐防南部!”秦川說:“而且他們也一直在猶豫中,猶豫是否要與盟軍站在一起。但如果他們的看到美國人、英國人進入法國后的表現,意識到法國很可能會成為傀儡甚至被肢解,那么結果就會不一樣了!”
“是的!”隆美爾回答:“法國有一群希望獲得真正自由的人,包括達爾朗也是如此,所以他們會希望在英、美、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如果他們不愿意法國被英、美全面控制,就必須借助我們的力量,盡管我們是他們的敵人!”
希特勒并沒有把這太放在心上,不過這么做對德國并沒有壞處,于是他揮了揮手表示同意。
“我更關心的是我們怎么才能及時把工業遷移出來!”希特勒說:“你們知道的,敵人用空中力量大規模的轟炸,鐵路、公路和橋梁幾乎只能保持一夜,第二天很快就會被敵人炸毀……”
“元首閣下!”隆美爾說:“我們為什么不讓法國人去修路、修橋?”
“我們一直都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