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死亡、慘叫。
兩支悍不畏死的軍隊撞在一起的結果,就是像中世紀冷兵器作戰一樣的瘋狂的廝殺。
到處都是扭打在一起的士兵,黑暗中甚至都無法分辯敵我,他們所知道的只是將所有沖向自己的人打倒。
一名日裔士兵挺著刺刀嚎叫著沖向秦川,刺刀上帶著鮮血,顯然是剛剛從某個德軍士兵身上拔出來。
秦川沒有遲疑,舉起STG44扣動扳機……“砰砰”兩發子彈過后日裔士兵就倒在了地上。
STG44在近身混戰中也并非完全無法使用,就比如現在,秦川瞄準的是目標的腿部,因為敵我距離很近所以子彈射角很大,子彈即便是穿透目標腿部也是打向地面而不會誤傷友軍。
摔倒在地的日裔士兵依舊支撐著想要站起來,但秦川接著補了一發子彈就讓他徹底成為一具尸體。
一名日裔士兵舉槍瞄向秦川……雖說M1步槍與STG44一樣,在近身作戰中同樣存在會穿透目標誤傷友軍的問題,甚至M1步槍這方面的問題更嚴重。
原因是M1步槍是半自動步槍,它的子彈是7.62*63MM步槍彈,其裝藥量會比STG44的7.92*33MM中間威力彈要多得多,于是穿透力也更強。
但日裔美軍根本就不在乎誤傷,他們要的就是將眼前的敵人打倒。
秦川沒有猶豫,舉起步槍對著其頭部扣動扳機。
“砰砰”兩聲過后,那名日裔士兵臉部迸出一片鮮血在子彈后座力的作用下往后一仰,接著就像抽干的空氣的氣球一樣倒在了地上。
秦川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能這么做。
先不說子彈穿透目標后不一定會擊中友軍,即便會擊中友軍秦川也不得不開槍……第一步兵團其它人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他們不會因為某種可能而放棄自己的生命。
更何況,如果子彈可以穿透三個人的身體組織的話,那么瞄準頭部而且是戴著頭盔的頭部很可能不會穿透。
彈匣打空后都沒有時間換彈匣,在第三名日裔士兵往自己沖過來時,秦川用步槍將對方刺刀格擋開后就狠狠的將槍托砸在了對方的脖子上。
在他痛苦的捂著脖子時,秦川就掏出手槍往他胸膛上補了一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時的手槍還會比步槍好用,只可惜它的彈容量只有8發,如果不是命中敵人要害的話需要三、四發甚至更多子彈才能保證對方不會在臨死前將刺刀扎在你身上。
幸運的是,在手槍子彈打完時,就有幾名德軍士兵舉著STG44跟了上來擋在秦川前頭。
事實也證明秦川及時下令反攻的決定是正確的。
這一方面是因為反攻可以使德軍沖出日裔軍隊迫擊炮的轟炸范圍……德軍裝備的自動武器,火力上占據絕對優勢,所以有組織、視線好對德軍都更有利。
尤其是發起反沖鋒的那一瞬間,沖在前頭的德軍可以盡情的將手中STG44的子彈打完而不用擔心誤傷的問題,于是一個照面就打得日軍隊伍人仰馬翻。
另一方面,就是讓日軍措手不及。
這個因素的影響看起來似乎很小,但在戰場上尤其是黑夜而且到處是炮彈轟炸的戰場上卻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