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所有日裔美軍都把目光盯在了炮彈爆炸的地方,腦海里直觀反應就是沖到那里才會有敵人。
但敵人冷不防的就出現在面前,倉促之下匆忙應戰。
而就是這一點點時間的遲疑或者也可以說是意外,在近身肉搏戰中就足以起決定作用。
這就可以說是一種先機。
盡管日裔美軍近身作戰能力要高于德軍,盡管日裔美軍個個都抱著必死之心,盡管他們都抱著一個美好的夢想和抱負……打出自己以及家人的尊嚴和自由。
但最終,他們還是在有如潮水般涌向他們的德軍面前崩潰。
不久炮聲也停了下來,日裔美軍的迫炮部隊不是受命停止射擊的,而是德軍已經沖到他們面前,他們不得不落荒而逃。
一名渾身是血的日裔上校憤怒的沖著四散逃跑的日裔士兵大喊,喊的是日語所以秦川等人沒聽懂,不過照想也是咒罵、恥辱之類的話。
維爾納走上前一腳將它踢倒在地,他沉默了一會兒,從腰間拔出軍刺……
德軍士兵笑了起來,他們以為這名日裔軍官是要用軍刺反抗。
維爾納朝他舉起了槍,但卻被秦川阻止了。
秦川知道他要做什么,那是日本人的傳統,確切的說是日本武士的傳統。
果不其然,這名日裔軍官就在德軍士兵的注視下,將軍刺扎進了自己的心臟。
“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有人問了聲,但沒人能回答。
秦川知道為什么,但也解釋不清,因為他不知道該把這群人當作日本人還是美國人。
隨著第442團主力被殲,深陷莫爾特雷的美軍也就被徹底包圍且沒有了突圍的機會。
據說在這時被圍的部隊其內部又發生了一點沖突……美軍士兵認為這時候再打去已經毫無意義了,所以準備投降。但日裔士兵卻堅持要戰斗到最后一刻。
美軍投降后對日裔士兵是這樣評價的:“他們太瘋狂了,雖然這讓他們看起來很英勇,但我們不明白這么做是為什么!我們什么也改變不了,不是嗎?就算所有人都戰死,結局還是一樣的!”
但日裔士兵的想法卻與他們不一樣,他們甚至不允許美軍士兵投降。
在意見相左的情況下,最終美軍士兵乘著混亂從日裔士兵的“保護”中逃了出來……這很諷刺,美軍居然要從前來營救他們的部隊手里“逃”出來。
日裔士兵抵抗到了最后一刻,他們想撤回莫爾特雷并憑借那里的地形繼續固守,但德軍已經先一步占領了那里。
最終,日裔士兵只有十三人舉起了雙手成為德軍俘虜。
而此時,距離天亮只有一個多小時了。
“我們必須抓緊時間了!”斯萊因上校說:“這些兔嵬子讓我們有可能被美國人的飛機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