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之地非常的推崇儒道思想,而且將儒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嚴格的強加在整個國家上,尤其是嫡庶之分非常嚴苛。
半島的王國存在貴族,而貴族是擁有世襲罔替的權力,所以嫡系與庶出則需要嚴格的分割開來,嫡系不一定盡出英才,而庶出者常有能力出眾的人出現,不過由于嫡庶之分,所以他們空有才能,還是只能臣服于嫡系,這也就有了宗家與分家的派別。
庶出想要翻身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獲得半島最有權勢的人的青睞與重用,方才有可能沖破藩籬,翻身做自己的主人。
不過這也只能改變一代的命運,畢竟終歸不是貴族,后代不可能世襲自己的位置,一旦自己失寵或者不得重用,后代依舊是要背負被嫡系宗家奴役的命運。
反過來說傳授這些知識的儒道夫子的地位就很高,即便他們的官職或者身份并沒有那么高,但是成為儒家的大學士,則反而可以獲得這些貴族王公的禮遇。
目前這兒所在地名為開城,這名字叫得可真是隨意又具有倒霉的意味,開城?城門大開么?
在開城就有這么一座儒道書院,執掌書院的夫子在當地德高望重,本來膝下無子女的他,卻在十多年前忽然多了一雙兒女。
兄妹二人在城鎮上也算有名,兄長善于打獵,出去山林一趟總能捕獵到動物回來,而妹妹因為夫子的原因,也教得似那大家閨秀。
鄭殊在兵營里著手籌備期間,也不忘讓自己貼身侍衛作為斥候打探附近邊城的消息。
一旦八旗軍到來,他也好早作安排。
此番要獲得更多的任務評分,那就是救更多的人,后金的八旗軍在“丙子胡亂“長驅直入,一路打到了半島京城,半島之王直接跪地投降。
這種軟骨頭的家伙,又如何會管真正平民的死活,而對于大明而言,這個半島再歸附后金后,還參與了對大明的作戰,一頭養不熟的狗!
要撤離百姓可不是自己隨隨便便一句話就行的,很多腦子有點毛病的家伙,就是不愿意相信,到時候要是他們撤了,這幫人留下來,百分之一萬這些家伙為了活命肯定要曝露他們撤退的行蹤,這一撤是整個鎮子撤退,會有數千人要離開,這離開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八旗軍的鐵騎追擊的速度。
所以一開始就要讓后金的軍隊不清楚,他們究竟往哪里撤了。
留下來的家伙,就成了隱患!
想一個萬全之策,讓所有人小心謹慎的撤退,然后剩下那些不愿意離開的家伙,格殺勿論。
這是萬不得已的情況,如果他們聽勸愿意離開那就另說。
現在找人商量,而且是鎮上人基本上也會聽他話的,就只有夫子了,郡守這類的就別提了,沒人會聽的,調任制度下,郡守都是輪流交接的,這個郡守誰認識啊?
…………………………
夫子剛授課完畢,走出來的時候,一個戴著四角方巾的男子走過來,“先生,兵馬萬戶大人送來一封拜帖,說是想要拜見您。”
“嗯?怎么會如此突然?”
一介武夫找他做什么,總不能是探討儒道吧。
夫子心里警惕,南伊和慈仁這一對兄妹的來歷可不同,照理說當年的事情應該沒有知情人了才對啊。
“好吧,什么時候?”
“申時三刻”
夫子聞言揮揮手讓他退下,他心里正憂慮著慈仁的事情,她人就來了。
“父親”
“妳怎么來了?”
慈仁長得亭亭玉立的,是待字閨中的女子,全開城多少人想要求得她這門親事,不過夫子一直是放著的,他想等慈仁自己做決定。
“看到父親愁慮不消,作為子女的我特意來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