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呢?
這種問題,還真的是很難辯的清楚的。
其實在這個故事被王逸凡寫出來之初,王逸凡也曾經想過,要不要去掉這部分的內容。
因為實事求是地說,王逸凡他自己,其實對李紅琴這個角色,感官也是相當的復雜的。
當然了,這是電影,不是事實。
而事實是,人販子的老婆這個問題。
就像那個帖子的作者說的那樣,道德層面上,李紅琴的丈夫是人販子,那么她是不是就活該被人唾棄?
可是如果李紅琴真的是不知情的呢?
那么這個問題又該如何解釋?
純粹的站在一個“人”的立場上來說,李紅琴有沒有擁有孩子的資格?有沒有成為一個母親的權利?
顯然,她是有的!
其實電影本身并沒有這種傾向,而電影展現出來的東西,實際上,也沒有說要美化人販子的意思。
李紅琴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她是人販子的老婆,但是同時她對吉芳,鵬鵬兩個孩子的愛也是真實的。
當然了,現在這種方向的輿論影響力還是比較小的。
因為,有腦子的都知道,《親愛的》不可能真的是去美化人販子。
真正看過電影的人,也同樣的會這么想的人肯定不多。
畢竟,華新砸了那么多錢,《親愛的》涉及到的又人打拐,人家不收一分錢,還幫失去孩子的父母尋找孩子。
圖什么?
或者說美化人販子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立場,也不合理。
所以,這種言論始終都只是小范圍的一小撮人在那里說。
大多數人還是對《親愛的》抱有好感的。
而《親愛的》票房成績也相當的不俗。
甚至可以說有些出乎預料,《親愛的》電影上映之后,首周末三天時間,票房報收過億!
雖然這個數據和很多商業大制作相比,真的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但是要知道,這可不是一部商業電影,而是一部劇情片,甚至可以說比較壓抑的電影。
這個時候,王逸凡和華新這邊反應都很快,直接宣布捐出當前報收的票房,是的,不是凈利潤什么的。
可以這么說,電影這玩意,你要是真的說什么捐出凈利潤,那肯定是騙人的。
因為凈利潤,是可以春秋筆法,做成虧損都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王逸凡也好,華新也罷,都不差這點錢,所以,首周末票房數據剛出來,這邊就直接捐出了一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