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很多時候,特別是商業電影,都講究一個鋪墊,起伏。
成功總不可能是一次性的!
至少大多數商業電影都是如此。
所以,失敗什么的,是必不可少的,鋪墊的失敗,壓抑觀眾的情緒,積蓄觀眾的情緒,到了最后成功,才能更有力的爆發出來。
《湄公河行動》也是如此。
顯然,這一次,就是起伏當中的伏了!
大銀幕上,顯然這次的行動,大師的身受重傷,還只是個開始!
方新武緊追占蓬不舍,一槍擊中對方。占蓬看到一個嬰兒扔向方新武,導致方新武接住嬰兒卻丟掉了槍。
其實電影很多地方都在鋪墊,都在通過一幕幕告訴觀眾,毒販有多沒人性,有多兇殘,冷血!
而主旋律電影,同樣的也是需要這些鏡頭,比如占蓬看到嬰兒,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利用,根本不顧嬰兒的死活。
而同樣的,方新武卻因為顧忌嬰兒所以丟掉了槍,或許那一瞬間,他根本來不及多考慮,但是他還是那么做了。
哪怕這樣會讓他錯失抓到殺害自己女友的兇手的機會,他依然那么做了。
同樣的還有大師,因為對孩子沒有任何防備,所以他栽了!
這就是正常人和毒販的不同之處。
丟掉槍之后,方新武只能和占蓬展開徒手搏斗!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方新武之于占蓬,一個警一個匪,同時又有著殺妻之恨,所以這一場搏斗,也是必然的。
很多人會發現,電影當中經常會出現有些敵人會被一槍撂倒,但是有些敵人,卻大多數時候,都會設計一些橋段,讓他們有最后的徒手搏斗的機會。
因為只有這樣的方式,往往才能給帶給人一種復仇的快感!
一槍撂倒固然爽快,但是卻無法給人一種切身的爽快感!
鏡頭一轉,另外一邊,拿突跑到一樓汽車展廳,面對野牛隊圍剿,他撿起鑰匙,直奔倒地的大師沖來。高剛讓冰冰把大師拖走,他試圖開槍阻止,但拿突已經瘋了,不管不顧沖上來。高剛打光子彈,拿起凳子,飛身砸在車玻璃上。
汽車失控,撞在墻上。
門口野牛隊其余人帶著哮天入場。
拿突緩過神,繼續開車橫沖直撞。
野牛隊員:哮天,咬!
哮天沖進車里對拿突撕咬,導致汽車再次失控。
高剛趁機沖上來從外勒住拿突的脖子,致使拿突昏迷,汽車撞翻在地。
高剛和野牛隊警惕地靠近。
哮天安全撤退。
方新武把占蓬打下一樓,想追過去,卻見到金三角的維安隊沖進來,只能逃走。
高剛要進車抓捕拿突,野牛隊的便衣跑進來。
“維安隊來了,高隊快走!”
高剛只能放棄抓捕,選擇撤退。
維安隊控制現場,發現了占蓬和車內昏迷的拿突。
這一場,可以說,華國警方的行動,以失敗告終。
這一段戲,可以說跌宕起伏,但是看在孟慶等人的眼里,卻是有種別樣的感受。
因為這部主旋律電影,不一般啊。
為什么很多主旋律電影,通常不被喜歡?
就是因為,大多數時候,主旋律電影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失敗?不存在的!
可是在這里,卻是虧敗!
這一場交鋒,以高剛為首的華國緝毒隊這一方,可以說是陷入了最大的低谷!
任務失敗的同時,大師還受了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