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雖然說,連公知都沒有多少跑出來秀存在感的,基本上可以說,評論哪怕是有差評的,也不過是單純地針對某些不合理的劇情之類的。
而且一般也是選擇其中某個導演的拍攝的段落進行批評,整體上來說,這部電影可以說評論區一片和諧。
但是哪怕是這樣,《我和我的祖國》始終無法和《戰狼》這種電影在票房上一爭高下。
《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檔幾乎沒有對手的情況下,票房雖然也算是爆了,首日近3億,36小時破5億。
72小時破10億等等,可以說絕對是高開高走的典范了。
可是,《我和我的祖國》和《戰狼》比起來,卻還是差了不少。
在國慶長假之后,《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就開始大幅度收窄,日票房也開始掉落到億元以下。
但是此前七天長假積累的超過20億的票房,依然讓無數人驚嘆,主旋律電影的票房號召力,居然這么大了。
是的,《我和我的祖國》主打的其實說白了,也是情懷。
但是和《戰狼》不同的是,《我和我的祖國》是段落式的電影,本身可以說不是那種讓人看了激情澎湃的電影。
但是哪怕是這樣,《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也足夠令人驚艷了。
“你也想拍主旋律電影?”王逸凡有些意外,但是也不意外。
徐蒼這個人在眾多大導演當中,比較佛系。
倒不是說他拍戲慢,恰恰相反,他拍戲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但是他一向拍戲,拍完之后,都會休息很長一段時間。
“對啊,我覺得主旋律電影,挺有意思的,關鍵是現在風口就是主旋律電影啊。”徐蒼笑著說道。
“你有想法了?”王逸凡笑著問道。
徐蒼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想法很多,但是一時半會有點決定不了,所以這不想找你參謀參謀。”
像徐蒼,李明娟他們這些大導演,王逸凡和華新都是直接放出去,讓他們自己搞工作室或者公司的,當然了,他們也大多數時候,都是直接掛靠在華新集團旗下。
華新和星夢大多時候,也就是投資占股。
李明娟事業心更強一點,所以搞了巾幗影視,倒是搞的風生水起的。
但是徐蒼這邊卻是很佛系,他的工作室,純粹是個空架子。
“說說看!”王逸凡笑著道。
“我想拍戰爭片。”徐蒼想了想說道。
“戰爭片?主旋律電影早期其實都是以戰爭片為主,這可是個不小的挑戰哦。”王逸凡笑著說道。
事實也是如此,早年的主旋律電影,可以說戰爭戲占據了半壁江山。
后來演變出來的抗日神劇,其實也可以說是受到了那方面的啟發。
但是主旋律的戰爭戲,其實一直都不是那么好拍,因為,戰爭戲,格局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戰爭戲,早年主旋律電影,說實話,其實很多方面拍的還是比較真實的。
可是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沖突性,和可看性,以及代入感普遍不強。
為什么《亮劍》能成為抗戰劇的標桿?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在于,人物的個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