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與國家那邊的合作,確實如茅泰昌所說,《軌跡計劃》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一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山,搭建磁軌。
需要強大的基建能力,完成建設工作。
同時滿足這兩項條件的,確實只有夏國。
這是一個繞不開的合伙伙伴。
故而夏國需要找他合作,他也有借助夏國的地方……這個關系是相互的。
所以對于特殊部門提出的合作,想了想,他點頭同意了。
“合作就合作吧,但是,得以黑暗集團為主,而且拿出什么技術,在什么領域合作,都是我說了算,都必須服務于我的利益。”
“正好,黑暗航天公司那邊,專業人才嚴重短缺,導致《軌跡計劃》進展緩慢,不如把航天科技公司拉進到這個計劃之中,借助他們的人才、技術優勢,快速推進這個計劃。”
“而在合作的過程中,他們也不吃虧,諸如電磁彈射、大功率離子發動機技術、先進控制技術……有關《軌跡計劃》的成百上千項高級技術,足夠令他們心滿意足。”
很快調整好心態的里維,想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凡是有利于自己的事,即便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隱患,即便有些不爽,但也可以去做。
還有就是那顆小衛星,到底能不能拿回來?
里維也直白的告訴茅泰昌:“別再做無用功了,小衛星你們就是再研究一千年,也琢磨不出什么,那根本不是你們能覬覦的技術,快點把小衛星拿回來吧,這東西對我還有點用處。”
“李維陛下,恐怕暫時是歸還不了。”
茅泰昌苦笑說道:“來之前我夸下了海口,說可以把小衛星留下,如果我現在回去就幫陛下你討要小衛星,估計很容易被人看出問題,專家組里我的威信掃地,很可能承擔責任。”
“再等等吧李維陛下,現在并不是要回小衛星的最佳時機,可能三五個月后,宇航局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合作的良好前景,他們的立場才會松動,屆時再拿回小衛星,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
站在里維利益的角度,茅泰昌為他分析解釋。
“呵~”
里維冷哼一聲,十分不滿:“吃虧的是我,得好處的全部是你,真是好算計啊!”
“不敢!”
茅泰昌低頭鞠躬,面帶冷汗的說道:“為了見陛下一面,只能出此下策,并不是有意冒犯。”
“給你三個月吧。”
里維瞪著他說道:“如果三個月后小衛星歸還不了,其他的答案,你不要想了,沒門。”
“是!”
茅泰昌只得點頭,也完全沒想到,一向忠于國家、服從組織的自己,會對他人言聽計從,甚至不惜觸犯紀律。
但——
握緊了手中的那張白紙,上面的‘大一統公式’五個字,讓他的心頭火熱,激動到難以遏止。
是啊,年滿八十了,奉獻的已經足夠多了,現在為了追求真理,自私任性一些又如何?想想那些被某些問題困擾,到死都得不到答案只能抱憾而終的科學家,他,又是何等的幸運?
對于一位求道者而言,這個選擇,他不后悔。
……
很快。
2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