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下旬。
又有一件重大的事情發生。
那就是黑暗能源公司旗下,經過18個月的緊張建設、施工,總投資超過380億的電池工廠,于4月22號順利竣工,內部生產設備基本購置到位。
建造周期縮短了半年。
建造費用超支了52%。
才有了面前這座通體白色,像是由四個巨型火柴盒,首尾相連,拼成一個“口”字型的環狀廠房。
站在廠房的門口,負責監督施工的林國明,戴著一個藍色安全帽,為里維介紹說道:
“里總,主體建筑的完成度,全部達到了100%,現在只剩下一些邊角的綠化、下水道、電纜光纜燃氣管道等等配套工程,還有一小部分沒有做完,但是不影響電池工廠的運轉。”
里維點了點頭。
換了一身防塵服,進入無塵廠房的內部,可以看到足有上千名的白大褂工程師,正在組裝、調試設備,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手腳也非常的利落。
原先的電池研究所項目總負責人,現負責工廠設備調試與將來工廠運轉的尹卓耀,一位四十多歲,但雙鬢雪白的國字臉中年男子,在旁邊為里維解說道:
“里總,現在電池研究所那邊的工程師,全部停下了手頭的研究工作,進駐到了電池工廠,參與和指導生產設備的調試,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
“大家平均每天工作11個小時左右,累了就去倉庫那邊打個地鋪,每周最多休息一天,也有不少單身工程師,在廠里連續待了將近半個月……所有人的干勁都非常足。”
而這樣的干勁,不單是來自于他們拿到的高工資,也在于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業,將改變全人類的面貌!
雙重激勵之下,他們爆發出旺盛的戰斗力。
“不錯。”
里維點了點頭,又問道:“我想知道,在這樣的狀態下,你們大概還要多長時間,可以讓工廠投入生產,量產出所需要的產品,大概還要幾個月?”
“里總,這個我無法給予確切的保證。”
尹卓耀搖頭說道:“我們產品的有些生產工序,復雜程度堪比芯片的制造,操作精度要求在50納米左右,一個極其微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產品報廢,必須小心謹慎,做到穩中求快。”
“至于具體的量產日期,如果一切都十分順利的話,大概3個月后,我們可以小批量的生產出第一批產品;如果要大批量不間斷量產的話,至少得6個月后。”
“好!”
里維滿意的點頭:“你們也不要追求太快,注意好好休息,提高工作質量,就像你說的,穩中求快,先穩后快!”
對于整個《軌跡計劃》而言,電池工廠只是配套的一環,現在卻到了即將量產的階段,遠遠走在了其他子系統的前面,里維已相當滿意,加之現在也不缺錢,“賣電池”賺錢并不顯得非常緊迫。
所以他不要求太快,只要能按部就班的實現量產就行。
“是,里總!”
尹卓耀鄭重點頭。
……
視察完電池工廠之后。
時間進入到了5月份,一片翠綠欲滴的初夏季節。
忙碌了幾個月的里維,才基本把所有事情理順,讓一切都走上了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