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步安從流云臺客舍搬了出去,新居在觀海嶺的東坡,背靠青山,面朝云海。清晨站在門前,能看到太陽從云海上浮起的美景,偶爾沒有云霧遮擋,就能瞧見極遠處的越州城。
房子是磚木結構的小屋,約莫兩間臥室大小,外面看有點破,里面……也挺破,算是表里如一。
步安敝帚自珍,忙前忙后一整天,把里外都收拾得干干凈凈,就是門前一畝三分雜草叢生的旱田,暫時還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拾掇完這些,他站在門口欣賞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份財產。滿意之余,又覺得少了些書卷氣,于是寫了副對聯貼在了門框上,上聯:仁義禮智信;下聯:潘驢鄧小閑。
宋青后來看見這副對聯,說這鄧小閑他是知道的,是越州城里青蓮觀的一個道士,可潘驢又是什么人。步安故伎重演,說是個故人,和一個叫西門大官人的商賈有些淵源。宋青對有人會單名叫個驢字表示很驚訝。
搬家后的第一天晚上,素素就找了過來。她成天往深山里鉆,還得時刻躲著人,身上白衣白褲卻一點不顯臟。是個愛干凈的孩子。
步安告訴她,這兩天就要去拜師,順便要問問收個妖在身邊,壞不壞規矩。素素就說,那得給她送點東西,要不然不好開口。
步安笑道:“你長得呆萌,倒很懂人情事故。”素素不知道這算夸她還是罵她,眨眨眼說:“山中野獸也是這個規矩。”
于是第二天一早,步安去拜師時,手里便提著素素連夜抓來的兩只野鴨子。春天水草足,把野鴨養得很肥,沉甸甸的。其實素素還弄來了幾只野雞,步安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沒有關于“野雞”的避諱,保險起見就沒一起帶上。
他先去找了宋青,宋青又找來了師兄師姐——眼下也成了步安的師兄師姐。
大師兄就是宋青總掛在嘴邊的修齊師兄,姓祝,二十歲左右,面容俊朗、劍眉入鬢,腰桿挺得筆直。
二師姐叫樓心悅,看上去比祝修齊年輕一點,是個小家碧玉的江南女子。
三師姐叫方菲兒,才十六七歲就比樓心悅高出一截,英姿勃勃的,有點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
五人往屠瑤的住處去,邊走邊聊。大師兄祝修齊話不多,擅長總結性發言;二師姐樓心悅一路低頭看著腳面,說話聲音輕得像在自言自語;三師姐方菲爾和宋青一樣啰嗦,兩人偶爾還拌拌嘴。
幾人說起宋青剛入書院那會兒還住在山下儒岱鎮,是師尊見他每天來回太辛苦,自掏腰包給他置的地。話里話外,都對屠瑤很尊崇,大概頭一回見面,故意說給步安聽的。
關于步安那首《定風波》,方菲爾說,住在沈溪的師姐妹們都在傳“三步成詩步執道”,還說大才子果然見面……不如聞名。
步安還是老樣子,笑著說自己沒什么詩才,這詞是聽來的,見了面當然不如聞名,這叫‘見光死’。
眾人問“見光死”是什么意思,步安解釋說,有那些書信交往的男女筆友,遙遙不見時你儂我儂,等到見了面幻想準要破滅,這就叫“見光死”。
這說法聞所未聞卻形象至極,大家都覺得好笑,宋青就說:“那天步安大發感慨,嘆道‘人生啊……’你們猜猜他下一句是說的什么?”
方菲爾連猜幾次都不中,樓心悅輕聲道:“人生無常,誰能猜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