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什么意思,看不懂呀,講講唄,通俗的那種。”徐天問道
劉叔白了徐天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大意就是說此地大有乾坤,可能藏有異獸,異常危險。又可能存在世間難得的稀世大藥,可起死人肉白骨。”
“嘻嘻,原來如此,真是飛來橫福呀”徐天聞言一聽興奮地說到
“也有可能是飛來橫禍。”劉叔一臉嚴肅地說道
“葬者,藏也,乘生氣也。自古兇吉相應,大兇之地往往就存著生機。這塊石碑上前段文字我沒記錯的話應該出自東晉郭璞的《葬經》。”劉叔接著說到
“郭璞,什么人。”徐天一臉茫然的問道
“郭璞,字景純,官至晉朝建平太守,風水學鼻祖,正一道教徒,精通五行,天文,卜筮。曾為《周易》《山海經》《方言》《楚辭》等古籍作注。中國人講究的擇地以葬,最早就是郭璞提出來的。”王凱說
“這么厲害,這是一位大牛呀。”徐天附聲道
“天地定位,善澤通氣,風雷相薄,水火不相射,中午立極,臨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綱,陽以相陰,陰以含陽,陽生于陰,柔生于剛,陰德洪濟,陽德順昌,是故,陰本陽,陽育陰,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劉叔看著碑文繼續說道
“秦嶺本就是華夏龍脈之地,我懷疑這里是秦嶺龍脈節氣點,龍脈化始之地。”劉叔沉了一口氣說道
“龍脈?化始之地?龍脈聽過,大概知道什么意思,化始之地是什么?。”徐天問道
“龍脈就是地理脈絡,是隨山川行走的氣脈,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發。龍脈,并沒有你想的那么神奇,通俗點說就是起伏的山脈。風水中普遍認為昆侖是龍脈之源,萬山之祖,是所有龍脈中的祖龍,也就是《山海經》中所說的歸墟之地。”
“龍脈的布局結構和分級類似于一棵大樹,有根龍,干龍,支龍,葉龍,一般龍脈的靈氣聚集之地稱之為風水寶地,也就是常人說的龍穴。而控制和衍生整條龍脈之地就稱之為,化始之地。”劉叔接著說道
“找到?渠,然后走。”劉叔看著幾人一臉嚴肅的說道
“走?不是說有大藥嗎?能長生不老的大藥?”徐天問道
“那也要有命拿得到呀,小天切不可妄動,不然我們幾個可就不一定能活著回去了。”劉叔看著徐天嚴肅的說道
“不會那么嚴重吧,這石碑看上去有幾百上千年了,就算有怪獸早就死了,我們手里有有鋼弩,還有信號槍,就算老虎來了也不用怕吧。”徐天似嚇了一跳說道
“小天,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劉叔既然這么說了,就有一定的道理。”王凱也看著徐天說道
徐天看著其他三人都一臉嚴肅的樣子,趕緊笑著臉說道:“我保證不搗亂,捉住?渠就走,完全聽您三位的。”
“劉叔,那這石碑是何人所留的?”徐天問道
“不知道,以這塊石碑上的字體來說,是楷體。”
“但楷體始于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尤其在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
“雖然這幾個朝代都盛行楷體,但晉朝之前書寫風格用筆外拓,字體細膩,結構多變。而唐時,字體書寫風格沉勁蒼逸書,字體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嚴謹。所以這石碑上的字有可能是唐時所留。”劉叔說道
“難不成是藥王孫思邈所留。”王凱突然說道
“不可能吧,就憑這一點信息就能判斷是藥王孫思邈嗎?”徐天不解的問道
“也只是猜測,孫思邈曾隱居在太白山附近,再加上碑文的時間字體可能性很大。而且孫思邈是一位醫者,進山采藥發現這處地方,立下石碑警示后人也不無一絲道理。”劉叔說道
“好了,天快黑了,現在第一目標是到盆地下面找一片開闊安全的地方去安營扎寨,休息一晚,準備準備。明天一早再出發,不然就算見到?渠,抓不住也是白搭。”劉叔接著說道
“走,出發”
說罷幾人便一路向山下的盆地深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