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兩人心中也已明白,無論是漢王和越王都沒了問鼎九五的機會。
被李長善一問,昌平郡王面露思付之色,不過當提及此事時他已經在腦海中篩選人選,此刻也只是略一遲疑,便直接開口說道“若按血統而論,自然要在晉王一脈中尋找,眼下倒確實有個合適的人選。”
“是誰”皇后劉嫻有些迫不及待的問答,或許很快便該稱她為太后了。
“平陽郡王第二子,今年才七歲。而且好就好在,他的父親上代平陽郡王半年前暴斃,將此子過繼給大行皇帝,既合乎禮法,又能防止晉王干涉朝政。”昌平郡王立刻答道,將一個剛死了父親,才七歲的孩子推了出來。
“臣沒有意見。”昌平郡王才剛說完,李長善就立刻表明了態度。
“臣也沒意見。”下一刻何顯跟著說道。
正如昌平郡王說的那樣,這個已故平陽郡王的次子,如今就是個沒爹的孤兒,晉王雖然是他爺爺,但估計爺孫倆見面的次數都屈指可數,次子本就不受重視,對晉王更是沒什么歸屬感,確實是個很好的人選。
說的明白一點,在養心殿這些人的眼中,這樣的孩子來了京城,坐上皇位之后,還不是任人擺布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便以先皇遺詔的形式頒旨吧,冊封已故平陽郡王次子為太子,即日入京繼承大統。”劉嫻當著眾人的面大聲宣布道。
“臣等遵旨”眾人齊齊躬身,似乎一場危機又輕松的化解。
所有人都明白,皇后之所以用的元象帝遺詔,而且先冊立那個孩子為太子,就是要從法理上確定自己皇太后的地位。
至于根本沒有元象帝遺詔這回事,只要殿中之人都認可,那沒有的遺詔也會變成鐵一般的事實。
“既然大事已經定下,還望幾位日后繼續精誠合作,哀家便在這里先謝過幾位大人了。”見塵埃落定,劉嫻也改口自稱哀家,同時對著周昂等人一拜。
周昂李長善等人連忙躬身回禮,口中齊齊說著“臣等惶恐,幼主臨朝,恭請太后垂簾聽政。”
太后要垂簾是一回事,群臣三請這是面子上必須有的流程,今日這養心殿中幾位權臣拜請,已經算是第一請了,也表明幾位權臣對此事沒有意見。
“此事容哀家在考慮考慮,不過為了京城和天下的穩定,幾位大人是不是先將城中的兵馬退了”劉嫻已經完全轉變了自己的身份,自稱起哀家來沒有半分的不習慣。
“臣等謹遵太后懿旨。”幾人恭敬一拜,而后起身準備退出養心殿。
不過就在此時,魏思賢又突然開口說了一句“諸位且慢,這新皇的事情解決了,可大行皇帝突然暴斃,總還要給朝堂,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吧”
a
a
a
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