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著其他幾個專家有些猶豫,陳玄策請他們上手。
“這……”幾個人一路掃過去,越看東西越像真的,但是卻又拿不太準,于是問馬都督,“小馬,這里面你對字畫也有研究,你怎么看?”他們畢竟都是專家,萬一說錯了話不好補救,反倒是由馬都督先開頭說,不論說對說錯都是最好不過。
馬都督有些戀戀不舍的把眼從字上挪開,說道:“真的,最起碼不會晚于南宋。”
佳士得拍賣的專家搖頭道:“里面的幾方印是作偽作出來的,這東西我看不像真的。”
馬都督這倒沒看出來哪幾方印是假的,于是請教道:“哪幾方印是假的?”
那專家王老說道:“王右軍的《平安帖》我是研究過的,《平安帖》又被稱為《告姜道帖》,‘宣和’、‘政和’兩印,與今見印章都不同,且前人記載里都沒有,所以證偽。”
“也不能因為兩個印章不對否認這東西的真實性,太絕對了。我記得在《石渠寶笈續編》記錄絹本《平安帖》‘縱七寸六分橫四寸三分’,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絹本正合。只是我認同王老意見,這絹并非宋代內府之物。本帖絹地和宋時織物相仿,應該是宋代仿品沒錯了,估計兩印是后代商賈妄加,冒充內府收藏之珍。”故宮專家吳冰峰倒是說。
但是又有人站出來說道:“看這絹氧化年份,我倒是覺得似真跡。”
其他幾位專家紛紛站隊,有說真,有說摹,有說仿,吵得好不熱鬧。
陳玄策打斷他們的爭吵,說道:“諸位,既然誰都說服不不了誰,我這準備好了幾套照片,供大家參考用。大家可以回去查找資料,一個月后,我們再過來賞析此畫。”
…………………………
卻說蘇布冬沒有出現在潭柘寺,而是來了王岳和馮導他們這兒。《八一旗飄揚》已經全部拍攝完畢,進入了剪輯。現在他們邀請蘇布冬來看一下成片。同蘇布冬一起來的,還有幾個業內的老專家。
電影一開場,挖掘隊在內戰的遺址上挖出了一具遺骨,軍裝上面寫著李響的名字,于是挖掘隊通知了弟弟李振,這些年來,他一直尋找著哥哥的蹤跡。他激動的帶好行李,來到挖掘出遺骨的戰場遺址。他帶來了一雙鞋,看著那雙鞋,他的記憶逐漸浮現……兩個兄弟平靜生活的鎮子上,鎮子被侵華戰爭的陰云籠罩著。哥哥李響是一名修鞋匠,修鞋賺來的錢供弟弟上學。這天,哥哥用賺來的錢送弟弟一支鋼筆,這是弟弟夢寐以求的。而哥哥的婚期也即將來臨了……好景不長,侵華軍隊開始加速攻勢,哥哥帶著全家人一起逃難。但是在逃難路上弟弟被**強制征兵。為了救弟弟,一同來到戰場上的哥哥得知,如果自己能夠獲得功勛,就能免除弟弟的兵役。所以哥哥決定在戰場上立功…………
弟弟知道哥哥加入了**,讓哥哥當逃兵。但是如果哥哥逃了弟弟就要受連累,于是哥哥拒絕了,兩個人因誤會爭吵起來……這時,哥哥的妻子被部隊逮捕了。為了救哥哥的妻子,兩兄弟聯手去救她。但同時被人抓住,弟弟同樣被關在了監獄當中。因為當逃兵,**軍官下令處死弟弟和哥哥的妻子……
哥哥幾年后成為我軍四野的一個班長,他只想為自己的弟弟和妻子報仇,在戰場上不斷的干掉**。但是其實弟弟并沒有死。是嫂子替他擋住了槍子,弟弟從死人堆里爬出來,被后續趕到的四野衛生隊救起來了。不知道哥哥如何的弟弟,為了救出哥哥,于是也加入了四野隊伍。在一次會戰當中,兩個人突然相遇了。兄弟兩人抱頭痛哭,最后為了掩護弟弟能夠平安離開,哥哥拿著沖鋒槍瘋狂的沖**掃射,最后倒在了**的槍口之下。
和平來臨,弟弟看著挖出來的骸骨和那支哥哥送他的鋼筆,凝噎起來,也許是后悔,也許是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