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對于游戲業界來說,無疑是一次小地震,這次他們將目光對準了NEC。
PC-Enging發售!
該游戲機采用了6502處理器,但圖像和音響比FC有很大提高,PCE采用了256色彩,角色彩色數8種和一個動畫卷軸。儲存量達到了2048K!而蘇布冬更是知道在明年,NEC將發售CD-ROM,將游戲拷貝進光盤當中,極大的縮減游戲制造的成本。
這其實也是NEC對任天堂的釜底抽薪之計!
但這就完了?當然沒有。
同樣在明年,世嘉將發布世界上第一臺16位的家用電子游戲主機,被看成世嘉第五代的SEGAMEGADRIVE!華夏玩家親昵的稱之為MD。
更是蘇布冬童年記憶中無法略過的一臺主機。
業界此時已經都已經知道世嘉的16位機計劃。
而任天堂似乎并不擔心對方會搶走自己的霸主地位,反而想借機看看世嘉的16位機能否在市場上打響。
MD的發售,只能看作是世嘉悲情的開始。在與任天堂的交鋒中,世嘉數度敗北,但是渴望統一的雄心從未泯滅。為了搶奪任天堂手中的市場,世嘉精心策劃市場攻勢,并稱之為:“WELCOMETOTHENEXTLEVEL”(歡迎進入次時代),而眾多東瀛豪門更是對游戲市場垂涎,索尼、松下、NEC對電視游戲市場亦窮追不舍。
有媒體指出,世嘉開戰,殊為不智,前途險惡,生死未卜。而蘇布冬的戰龍跟世嘉的合作,其實未嘗沒有偷師取經的意思在里面。
在街霸開發時,楚行云他們去的是世嘉AM研究開發部中的研是世嘉開發隊伍中的長老,早在10年前就已經著手于軟件和機身的制作,算得上是游戲界的“古生代動物”了。部長中山力也氏和他手下81名部員以制作出“更像游戲的游戲“作為自己的宗旨。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他們的工作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游戲種類,是世嘉的AM研中唯一沒有項目限制的部門。
楚行云他們在世嘉研究部混了個眼熟。
AM2研,眼下以其尖端的技術及精銳的人員著稱,被視為世嘉的“名門貴族“,又被冠之以“技術的2研“的美譽。說起2研的來歷,倒是頗有一番曲折。七名骨干分子從世嘉的開發隊伍里脫離出來,自立門戶,組成了一隊名STUD10128的小組,以求在新天地里自由呼吸。但是浪子終究要回頭,在經歷了一番碰撞與挫折之后,當時的STUD10128首領鈴木裕明白了樹無根不茂的道理,終于重下決心復歸世嘉,組建了AM8研。后經世嘉內部的組織結構變動,AM8研又改名為今天的“技術的“AM2研,它的部長正是當年的“叛變“首領鈴木裕。2研提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眾多的精銳部員,以制布3D立體的格斗型游戲為主。
AM3研部長小口久堆氏,部下90人,他們的課題是“追求游戲的真實與個性“。3研是AM開發研究部里擔當著“游戲內容的構思“這一重任,也是篩中唯一掘有CGCOMPUTERGRAPHIC)影像專業工作組的部門,因此世嘉廣告中的CCG影像全都是AM3研制作的。
AM5研的分工則與前面三個部門有所不同,專門從事用于高技術主題公園的大型ATTRACTION的設計與制作。他們在與3研共同開發的空間體感型AS—1以及頭戴體感VR一1。
還剩下AM4研,AM6研和AM7研。這三個部門主要致力于街機機身的設計,制造及制造費用的計算,新型集成回路,基板的開發等等硬件方面的研究。
什么叫財大氣粗,這就是財大氣粗。
所以取經回來后的楚行云,一提起世嘉那叫一個羨慕,總是可憐巴巴的看著蘇布冬,說戰龍何時能有如此豪華的團隊。
相比之下的戰龍,更像是小作坊一樣。
別看現在的派頭挺大,名聲挺響,但是人員數量還趕不上世嘉的一個開發部。
滿打滿算,加上蘇布冬,現在戰龍的開發人員才只有20人!
20個人,要開發的游戲卻涵蓋了FC、街機甚至包括馬上要上馬的MD游戲!
這還不算王江那邊要開發的紅星系統需要的專門技術人才!
人才矛盾已經成為掣肘戰龍發展的關鍵。
所以這也是為何蘇布冬急于招學徒的緣故。
數量上咱們要先頂上去!
不過再怎么急,也要把眼前的事做好。比如——大航海時代應該做成一款什么樣的游戲。
背景設定在1405年,也就是明朝永樂三年。
“這一年,鄭和下西洋。”蘇布冬說出自己的用意。
“而西方商品經濟的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也開始了探索海洋……”
游戲蘊含的地理和歷史知識,不是那么一兩句話說得明白。好在眾人都是經過華夏高考這個地獄級別難度的高材生,很快就舉一反三的列出游戲中的基本知識。
“所以要有港口,比如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里斯本、泉州、澳門……”
“船的航行日期要根據日期來選擇,因為洋流和季風不同……”
“船也要有世界各國的特色,比如華夏的船就不能跟西方的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