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蘇軾、杜甫、陸游、孔子等人進入到圣元大陸后,他們就感覺體內的才氣蠢蠢欲動,有一種暴走的感覺,好似只要他們一放松壓制,他們的實力就會狂暴提升。
“這方世界簡直就是我們的舞臺。”
李白、蘇軾、杜甫等人了解到圣元大陸的信息后,每個人神色都充滿了激動和興奮。
因為,這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世界,一個真正適合他們修煉的世界。
圣元大陸雖然是一個有著修煉體系的世界,有蠻族,有妖族,但是,圣元大陸的歷史和他們所在的歷史,在商朝之前很相似,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但從商朝末年有了巨大的變化。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即后來的周文王,觀日月星空寫成千古奇書《易經》,天降異象,才氣灌頂,天封亞圣,出西岐伐紂。
西岐大軍勢如破竹,多日后到達商朝的國都朝歌城下,城門突然大開,十萬妖族、三十萬蠻族和百萬大商士兵如潮水涌出,包圍二十萬西岐軍士。
商紂王站在城樓上摟著狐妖妲己,大罵西岐軍士,爾后下令總攻,眼看西岐軍士即將遭遇滅頂之災,周文王踏青云從天而降。
周文王一身白衣,橫眉冷視,歷數商紂王十宗大罪,每說一宗罪,大商國運減一成,商紂王老十歲。
文王說完,大商國運崩滅,商紂王行將就木,奄奄一息。
周文王的才氣化為烈陽,高懸天空,他手捧圣書《易經》誦讀,一個個細小的金色文字從口中飛出,越飛越大,最后長成一人大小,無數的金色大字環繞才氣烈陽,大放金光,照耀天下。
金光不傷人族,但十萬妖族和三十萬蠻族突然凄厲哀嚎,身體自內而外裂開,鮮血四濺,陸續死去。
最終,五尊蠻圣俱亡,三大妖圣只逃出一尊。
牧野之上,血流漂杵。
紂王駕崩,百萬大商士兵盡降。
后人稱贊周文王:只手屠妖蠻,孤身安天下。
后來,周文王傳位于武王,潛心研究《易經》,壽命達五百歲。
其后天下再沒人有才氣,直到孔丘出世。
不過,李白、蘇軾等人在探知到關于孔子的信息后,他們都是忍不住把目光投向諸天學院的孔子,因為,按照圣元大陸的修煉體系,孔子即使直接成圣也是有可能的。
圣元大陸的圣人孔子降生的時候貌丑形異,被棄之荒野,天氣十分炎熱,蒼鷹下落,振翅扇風為他驅趕酷暑,一只母虎把孔子叼進虎窩,用虎奶哺乳,所以后人說孔子是“龍生虎養鷹打扇”。
后來母虎把孔子送還孔母,孔母悉心養育。
孔子的母親是小妾,在孔父去世后,孔子和母親被孔父的正妻趕走。
孔子少年時候非常貧困,封圣后曾對弟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說,他小時候很窮,所以會很多粗活手藝。
孔子年輕的時候很平凡,中年時期才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地方,并周游列國。
老年的孔子回魯國當官,最后擔任魯國最高官員之一的大司寇,但最后被排擠辭官。
辭官后,孔子重新修訂《詩經》《尚書》《禮記》和《樂經》,并為文王的《易經》作序。最后,孔子親筆編寫《春秋》,書成時,才氣沖霄,天花亂墜,群星天照,千里云霞,萬里雷鳴,天下震動,成就亞圣。
孔子封圣后閉關十年。
不久之后,當年商周之戰逃亡的那尊蛇族妖圣經過八百年修煉,更進一步,成為大圣,妄圖報文王滅妖蠻之仇,大舉入侵。
大圣的力量稍強于人類亞圣,即使當年的周文王也有所不如。
妖蠻聯軍至玉海城下,萬民驚慌。
眼看妖蠻就要攻城,孔子乘坐文寶“列國車”飛來,左手握“春秋書”,右手持“春秋筆”,看到蛇族大圣后微笑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請大圣入我甕中,烈火烹之。”
百萬妖蠻大怒,就見孔子提筆,風起云涌,天地變色,春秋筆連寫九個“誅”字,一字一刀,誅殺蛇族大圣,把蛇族大圣一分為十,然后孔子當眾烹調,一人吃掉百丈長的蛇族大圣。
在烹調過程中,百萬妖蠻聯軍想要逃跑,孔子隨手拋出文寶春秋書,遮天三千里,大書一動,卷殺百萬妖蠻。
萬民跪伏,口稱圣人。
后來孔子創辦第一家書院曲阜書院,打破當時的教育壟斷,招收普通弟子三萬,親傳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
所有拜孔子為師的人經過學習后,自然而然擁有才氣。
后來孔子更進一步,成就圣人之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圣人洞悉天機,覺察人族暗藏大危機,于是駕列國車,孤身上三蠻、下四海、登五妖山,逼迫妖蠻兩族簽訂千年不戰之約。
無人知道孔子上三蠻下四海登五山的具體經過,只知孔子歸來后訪遍百家,然后一直閉關不出。
孔子閉關后,孟子、荀子、曾子、子思子和顏子五人因得孔子親傳,陸續封半圣,次于亞圣。
儒家門人不再跟其他百家對立,孔子的孫子子思甚至提出“師法百家”的理念,主動向百家請教,并且助百家學習才氣,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韓非子、雜家的呂不韋、農家的許行、兵家的孫子等相繼封半圣。
直到漢太祖劉邦斬白蛇妖起義,弟子們才知孔子即將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