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仙逝時,圣體化為才氣煙柱,直沖云霄,歷久不散,天下人人可見。
三日后,才氣煙柱一分為三,一入曲阜書院,一入三萬弟子,一入天下。
孟子、荀子、曾子、子思子和顏子等五位半圣因此再進一步,封亞圣。
自此,開啟了才氣時代。
自此,百家爭鳴終歸儒。
沒了罷黜百家的悲劇,人族大興。
孔子逝世后,曲阜書院改稱“圣院”,地位超然。
圣院逐漸完善才氣力量,秉承孔子遺愿,吸收百家精華,唯才是舉,創立十文位,分別是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半圣,亞圣,圣人。
讀書人的文位越高,才氣越多,掌控的天地元氣越強。
除此之外,圣元大陸的詩文就和其他修煉世界的武功招式一般,每一首詩都有著獨特的妙用,甚至一些戰詩,威力更是強大。
“這個世界是我們的舞臺了!”
能夠被安排專門進入才氣修煉體系的世界的學生,他們的天賦可想而知,對于他們來說,圣元大陸簡直就是他們一飛沖天的世界。
“即使不證道為圣,我等也要在這方世界證道為半圣。”
如果說他們在其他世界的修煉速度,比不上諸天學院的其他人,他們還可以推脫自己的修煉體系和那些世界的修煉體系不同,影響他們的修煉速度。
可是,在這方世界之中,他們沒有任何理由反駁。
因為,這方世界的實力提升最簡單,只要才氣多,只要知識豐厚,實力就會越強大。
“正好下面有縣試取童生的考試,我們過去看看。”
李白提議,道。
“好。”
眾人自然沒有意見,雖然感覺自己體內的才氣蠢蠢欲動,有著巖漿即將噴發的感覺,但是,眾人還是壓制住了,出現在考場內。
“試卷前三張是考部分眾圣的生平或事跡,再三張是考眾圣的詩詞歌賦,其后十五張是各出一句話,然后填上前面或后面的原文,最后的九張全都是默寫大段甚至整章的眾圣著作。”
李白、蘇軾、孔子等人進入考場內,無聲無息,并沒有人發現,他們津津有味的看著縣試的考卷,不斷點頭。
考試的內容很豐富,不過,大部分都是基礎知識。
“這個世界的科舉很重視詩詞啊!”
李白、蘇軾、孔子這些人即使沒有參加過科舉,他們也在其他世界見過科舉,在很多讀書人眼里,詩詞是小道,而在圣元大陸之中,詩詞是單獨拿出來的考的,在科舉之中占有很重的位置。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考場中,有一個考生正在書寫關于詩詞的內容,有春和邊塞兩個主題,他寫的是關于春的主題。
詩成,才氣猶如噴泉爆發。
詩的主人正沉浸在才氣灌頂之中,神色十分的迷醉。
“果然神奇。”
李白、蘇軾、孔子等人都紛紛圍攏了過來,可是,當他們看到詩詞的內容后,全部是眉頭微皺。
春曉是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的名篇之一。
可是,這個考生的名字是方運,并不是孟浩然。
“或許是巧合吧。”
李白、蘇軾等人有些不確定,道。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
“這里還有一首,是杜甫的。”
李白在方運扔掉的廢紙中,找到了一張寫了一半的詩句。
“圣元大陸人口數十億,三年也未必能出一個圣前童生!圣佑景國!天佑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