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側頭望了一眼,有些好笑,收回目光,便捏起毛筆。
寫得也不算快,很認真,很一絲不茍。
許薇在偷看著,又在低吟,片刻后,不小心幫忙將寫了的字念出來。
“清水出芙蓉”
她的語氣清朗,低聲吟讀的音量,但是大部分人修為不淺故此都聽得清清楚楚。
“天然去雕飾”
很快,觀看的容色與站姿都變得正式起來。
許薇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
只第一聯出,便有許多人臉色變了些,有的凝神肅容,仔細等待下句,有的則皺起了眉頭,心頭泛起不好的感覺來。
在座眾人,皇宮貴胄,朝廷大臣,翰林學士……大多人才學不淺。
王川詩詞無雙冠絕天下,為無數才子所傾倒。
傳聞終是傳聞,今日便是親眼所見了。
像“云想衣裳花想容”這等千古之作,若真有人代為捉筆,那確實也是才冠天下之人啊!
而禹主現場再考他一首,大家都明白這等舉措是高明的。
若是王川拒絕的話,自然疑點變重了。
只要他作詩,他臨時發揮,大家自然就知道他真實水平究竟如何了。
此前,大多數人更傾向于王川這人僅有小才的說法的。文人相輕,即便是知道他是那么的厲害,但是在人前也沒想承認。
什么還會妒忌怨恨等情緒。
只是一首又一首傳世之作,讓一位又一位士子服氣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這兩聯一出,眾人都是一片靜寂的,有人在復讀這首句,有風聲緊鬧。
望向那位少女,確是其詩如人其人如詩。
如果說前面一首的是毫不含糊的大開大闔,如同潑墨山水,從一開始就用最瑰麗的筆調展開想象和畫面。
大家剛才都有顧慮和擔憂,先作了詩獻給皇后之后,再為公主作詩便是難上加難了。
若是也寫美貌的話,其母珠玉在前,難免會進行對比。
不光如此,兩首詩詞也會進行對比的。
若是遜于一籌就不好看了。
所以這詩太難作了。
可是這兩句一出,頓時驚為天人。
這兩聯從平淡起手,以毫不令人感到突兀的高超手法拓開整個清逸雋永的風格和格調。
至情至性,樸實無華!
他們也終于明白王川詩作的神來之筆,總能著眼于最大特點。
故此才傳神。
寫皇后的時候,寫的是傾國傾城的絕色。
寫公主的時候無法效仿,畢竟難說青出于藍。
但他們禹國的人都明白,公主殿下最大的特點還是性情。
王川只用寥寥數筆便描繪出來了,那種清水濯漣未經污染的性情啊。
服氣嗎?
不得不服了。
在場的人已經翹首以盼,屏息靜氣,不敢發出太大聲音,生怕驚擾了王川寫詩。
筆落!
筆尖勾動,又在牽動著他們的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