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終身制的,并非世襲罔替。
唐主此舉還是為了籠絡自己吧。
可是楊皓是有什么值得他們看重的呢。
若不是為了走個形式,這一萬兩都不用出了。
楊皓是不缺這點錢,唐國朝廷也不缺。
“吾幼時好學,然家貧,無以為學。”楊皓嘆氣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啊,在下一有空閑便捧起書本了,益慕圣賢之道。后來迫于生計只得入商,世人重農抑商,商賈不得科舉,這條路便斷了,濟世救民之志也就沒有了。今日部堂大人見我,承蒙陛下賞識,在下感激不盡,欣喜若狂啊。”
“那你便應下了吧,我再上奏陛下劃你數
(本章未完,請翻頁)
縣治理,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了。亦可實現胸中抱負!”盧洪景認真的說道。“家父生前從不假色商人,曾言三百六十行不可或缺。而且也是最器重閣下了,商者強則國強富民。”
但你根本沒有看重我的啊。
楊皓很無奈,商場爬摸滾打多年,常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只有當年面對盧太師和現在的王川的時候,君子之交淡如水,坦如陽。
“盧部堂的心意我領了,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楊皓為難道。“人總是貪心的,我小時候去幫工想著能夠吃飽飯,每天掙五文錢回家給母親,就很高興了。再到后來,想掙一百兩一千兩……**無止。”
“一個伯爵之位你還不夠嗎?”盧洪景吃驚說道。“那你想要什么呢?侯爵?刺史?”
賣官鬻爵在各國也不是禁忌,有時候需要補貼財政便如此。
只是官位有限制,大多也有名無實,有實無權。
就是身在官場,有時候也要“孝敬”上面呢。
“在下在甫城還有未完成的事情,封爵之事日后再說吧。”楊皓直接拒絕道。“當下只想守住家業,生財有道。”
“楊皓你這是要拂了本官還有陛下的面子嗎?”盧洪景皺了皺眉頭,聲音也變的嚴厲幾分。“當年我父親那么看重你,教你做生意,一起投資了藝館……曾言商賈者也能為國為民,可賑災救難,可增加生計。商者榮,便國愈強民愈富。”
那是盧太師啊,只要他一句話,楊皓便能毫不猶豫了。
可是現今是你盧洪景,你配嗎?
“在下若是答應了,除了萬兩白銀,還要付出什么呢?”楊皓直接問他道。
自己身上到底有什么是他們想要的,以高官以名位籠絡。
“聽聞晉太子在野,你奔走朝堂為他周旋,結黨營私。他就是用喜歡掙這種名聲啊,當年還是趙家商會吧,在魏國之時拿著錢給百姓施粥送衣。可后來又是從哪里傳出來的消息,遭逢圣人點化……在這甫城里,又是誰在為他籠絡禹國官員。”盧洪景說道。“楊皓啊,你莫非真以為你們會是呂不韋和異人?”
“盧部堂啊,天下人怎么想我們的都不重要,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便可,行君子之行,言君子之言。”楊皓嘆氣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才明白對方其實是因為王川來的。
難怪這么看重自己啊,花這么大代價也要從王川身邊,把自己拉走。
今日拒絕之后,恐怕以后也名聲不好了,落得一個忘恩負義之舉。
無所謂了。